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铜川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发布时间:
2025-03-11 15:21
单位名称
铜川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宣传、贯彻、执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及水利建设招投标水利工程质量争端仲裁、事故调查分析水利工程项目验收及质量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指导、检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培训、组织、指导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丰北路6号
法定代表人
安磊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65万元
27.04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制度赋能,完善监督体系。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树牢法治思维,制定《铜川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印发《铜川市水利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参建单位质量责任。落实分级监督要求,对市县两级分级监督责任进行科学划分调整,确保市县监督工作权责一致、全面覆盖。2024年,共列席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联合验收24次,核备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结论27项。2、学习蓄能,强化理论引领。监督工作涉及工程质量安全方方面面,项目类型多、技术标准严。今年以来,每1-2周组织开展一次“质量安全监督课堂”理论学习活动,以土石方、混凝土、地基及基础处理等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为重点,学技术规范、学质量标准、学强制性条文,累计学习28次。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技术交底19次,逐工程向参建单位提出质量控制技术要求。举办全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邀请3名省级质量安全专家集中授课,开拓视野。3、履职强能,深化监督实践。严格执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清单》,通过日常抽查、专项检查、质量巡查、飞检等,坚持“四必查”,推动落实项目法人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共下发检查及整改通知26份,反馈“较重”质量安全问题69个。6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对全市在建项目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等危大工程开展全覆盖施工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发现隐患55个,排查问题数量居全省第一。7月份,会同市水务局建管科对5家水利项目市场主体在全市范围集中约谈,传导强监管工作压力。4、创优增能,提升监督实效。编印《铜川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指南》,统一各区县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标准,实现监督责任全闭环、监督节点全覆盖、监督时限全周期。印制《铜川市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质量安全工作手册》口袋书,监督交底前发放给现场参建人员,确保监督服务“精准上门”,业务知识“随学随用”。9月份质量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业务骨干到宜君县清河河道治理工程现场开展质量监督工地“大练兵”实战活动,学习观摩、实地监督、交流互学,提升监督整体成效。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履行质量安全监督职能,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狠抓工程建设质量主体责任的落实,注重工程质量检测手段的应用,加大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落实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整改,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无一般以上质量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存在主要问题1、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段较为单一,对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2、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档案和信息化建设不到位。四、整改措施1、强化工程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严格审核办理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注重参建单位资质核查和工程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建立完善工程建设责任单位责任人终身责任台账,压紧夯实终身责任。2、加强工程实体检测和对区县监督项目抽查力度。按照市县监督责任划分调整范围,每季度对区县监督水利项目开展抽查检查,对项目质量问题较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参建单位进行通报。3、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档案管理。落实市级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坚持“一项目一档”,完善项目全过程全周期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真实完整可追溯。五、2025年工作计划1、传帮带提升区县监督能力。在2024年集中培训、实地练兵等基础上,加大指导帮扶、现场实训力度,提升区县质监机构履职能力。积极探索开展质量安全区县交叉监督。2、强监管筑牢质量安全底线。充分利用综合巡查、项目稽察、“飞检”等手段,重点对项目法人、监理机构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推动落实终身责任。3、优质工程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落实落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省市质量管理办法,坚持标杆引领,积极打造质量管理精品工程,实现市级优质工程“零突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