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考试管理中心
铜川市考试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1 15:12
单位名称
铜川市考试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组织的国民教育系列考试提供服务。全国成人招生统一考试·全国自学考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其他国民教育系列考试服务
住所
铜川市新区斯明街7号
法定代表人
郑文刚
开办资金
36.9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96万元
23.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8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群策群力重考务。2024年,组织开展各类考试实施工作7类18次,涉及参试考生4.6万余人次,参与组考人员2000余名,配合部门单位24个。全市新增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科目机考,组考顺利。严格资格审查,组织各类考试报名17次。高规格组织承办全省高考考务工作培训会,受到省教育考试院的充分肯定与好评。今年高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严密规范、考风考纪良好、部门协作密切、服务保障优化,考试综合环境秩序井然,实现了“零违纪、零舞弊、零投诉”的三零工作要求。(二)精益求精优机制。严格落实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全市两考安全工作视频会以及高考、中考工作调度会。建立市委常委联系督查高考工作制度和考区责任人制度,部分市级领导分赴各考区驻点督查指导工作。明确市、区县和考点督查、考务、保障、联合办公人员工作职责,压实从考区主任到监考教师等各个环节责任链条,将组考任务落实到岗、责任到人。严格执行监考教师回避制度,强化五级考务培训,通过线上与线下、考区与考点分级分层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监考人员与考务人员执考能力和专业素养。严格考试过程监督,真正形成现场监考、流动监考和视频监考“三位一体”的协同监考机制,监考工作实现“零失误”。严守“三关”(入场关、施考关、收卷关)不放松,抓主抓细,进一步降低考务实施的差错率。(三)全心全意强保障。全面顺应考试改革要求,大力提升考试硬件环境,各考区新建机考考场2个,增加考试机位100个,顺利圆满完成高考外语口语机考、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科目机考工作。全市落实智能安检门12扇、阻断式5G信号屏蔽仪和金属探测仪各154个、防作弊系统和人脸身份识别系统60台、无线电信号监测车6台、四大运营商对手机信号降频等“五项严防”措施,有效防范了手机等高科技舞弊事件的发生,实现了“带不进、传不出”的工作目标。全方位统筹考生服务工作,市级24家成员单位以及区县招委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高考服务保障方案,明确76条保障措施,确保为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协调市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保考工作方案,全市上下通力协作,加强考点及周边噪声污染、交通秩序、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排查整治,各部门凝心聚力,协作配合,共同为考生创设了安全、安静、温馨的考试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铜川市考试管理中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招生考试为宗旨,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年顺利组织实施各类考试18次,组考规范有序,考风考纪良好,实现了平安考试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一是对招生考试综合改革的最新要求研究不透不深,举措不实不准。二是在完善考试招生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应对新问题新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上还不到位。四、整改措施一是采取措施,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将党建工作与考试招生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加强全市招生考试队伍建设;二是制定考务精细化管理措施,确保各类考试考务零失误。制定考试工作程序,积极创新,建立健全工作保障长效机制。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全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围绕办一流基础教育目标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局,认真总结提炼2025年高考适应性演练中的经验和不足,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补齐短板。并在志愿填报环节进行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为组织实施2025年高考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平稳顺利推进。(二)全面提升招生考试工作队伍能力水平。狠抓思想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注重全市招考队伍组考能力培养,围绕“深化学习培训、加强纪律教育、突出务实作为”三个重点,推进全年“平安考试”目标实现。(三)开拓创新推进考试招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加大全市“五考点五中心”信息化建设力度,排查现有信息化设备安全隐患,及时维修维护。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智能安检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加强考点技防培训及应用,提升考点技防水平。探索推进报名系统、成绩查询系统、志愿填报系统等信息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数据系统操作规程,确保考生信息准确无误,学会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海量考试数据中挖掘有价值信息,为教育部门决策提供支持。(四)持之以恒打造“铜川”考务品牌。压紧压实各类考试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值班守护制度和试卷流转安全保密制度,确保试题、答卷绝对安全。加强考务人员和监考教师全员培训,严格落实监考人员职责。注重考务细节规范,把控重点环节。强化考生诚信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考生入场安检,严格管控考生手机。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前移,人防、物防与技防结合,严明纪律,端正考风,持续打造“铜川”考务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