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我县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公务车辆、公共机构节能的管理工作,外事及涉外工作、对外开展友城和民间对外友好交往工作,县级大型活动及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副厅级以上领导、国内省、市、县(区)党政代表团及重要客商、国外友好城市来宾来县调研考察的公务接待工作等。 | |
住所 | 三原县委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杨平 | |
开办资金 | 1.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79.02万元 | 982.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1.办公用房管理科学合理。一是合理调配办公用房资源。2024年共收回办公用房27间,为6家单位调剂办公用房33间。二是严格依规维修办公用房。维修了政府东、西楼和县委1号楼公共区域及部分老化办公室。批复了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应急局、陂西镇的维修申请。三是根据申请维修周转房。建立周转房使用台账,制定维修申请表,及时处理房屋存在问题,全年共维修周转房十余次。四是开展县委、县政府大院维修改造工作。目前大院维修改造基本全面完成,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改装工程已完成。迁建餐厅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已圆满竣工,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安装与调试工作均已完成,餐厅已于2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日用餐人数达600余人次。五是做好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工作。完成了2024年度全县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数据统计,共统计办公用房80处,总建筑面积达234437.57平方米。2.公务用车管理规范高效。一是完善公务出行新模式。分别与汽修厂、保险公司、加油站签订了服务合同,维修公务用车150车次600余项,年审90辆;严格审批公车租赁手续,签订合同65份;做好公车日常管理,报废有安全隐患的老旧公车13辆;喷涂公务用车统一标识12辆,安装定位装置9辆。二是提升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水平。3月份完成了2023年度网上公车信息填报工作,保障了全县98家单位296辆公务用车安全出行。三是推广使用新能源公务用车。更新购置新能源公务用车13辆,财政保障平台购置8辆国产新能源汽车,公务用车更新落实100%新能源化要求。3.创新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方式。一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我县公共机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案例成功入选陕西省2023—2024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二是扎实做好全县1-12月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收集、汇总、报送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平台应用培训及数据填报工作会,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会同全县30家部门、2家光伏发电项目公司、2家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对公安局等4家获得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进行授牌。四是坚持绿色示范引领,已争创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家、已申请省级节水型单位2家,前期遴选准备工作已完成,待省上审核。五是创建了三原县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地址位于党校后院内,总面积达417.8平方米,公物仓运行至今,虚拟仓录入资产41类151件;实体仓集中存放资产数量15类124件,调剂资产9次节约财政资金38万余元。4.公务接待水平有效提升。严格落实公务接待审批制度,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接待服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重视事前联系,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接待食谱,落实事后及时复盘总结,找出接待存在问题并整改,强化接待工作人员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计接待97余次1400余人,高质量完成了省委第十二巡视组来我县反馈情况会议、两会、“右任故里书香新韵”书法之乡三原首届艺术周活动等重大会议的服务与保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全面提升外事工作水平。一是在国外多个国家出现局势动荡期间,严格履行外事工作职责,及时对接各镇办联络站,掌握我县境外人员以及境外人员入境情况,全年共计排查6次。二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4月15日,我单位组织领导干部在县人民广场参与了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海报等方式,让更多的群众接触和了解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三是高效服务因公出访。2024年共为赴港澳、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4个因公出访团组做好出访保障准备,对出访后取得的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四是提质推进国际友城工作。贯彻落实习国际友城工作“三个一批”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友城工作谋划、落实,积极对接我县友好城市日本三丰市,邀请友城代表团来我县访问,洽谈合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经济效益一是公共机构能耗管理规范化。为全县77家单位创建能耗统计账号,指导数据填报,推动能源消耗数据透明化,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依据。通过能耗监测和节能改造,间接降低公共机构运营成本。例如,创建65家节约型机关(占比94.2%),预计通过节能措施减少能源开支。二是新能源产业推广带动投资与消费。节能宣传周展示新能源汽车8辆、光伏能源板2块,推动绿色消费和新能源产业市场拓展。三是公物仓建设助力资产盘活效能提升。公物仓运行至今通过资产调剂9次,累计节约财政资金38万余元,实现闲置资产再利用,虚拟仓录入资产41类151件、实体仓集中存放15类124件资产,覆盖办公家具、电器、车辆等类别,推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二)社会效益一是公众节能意识显著提升。开展节能宣传“三进”活动(进校园、社区、机关),覆盖师生、居民及公务员群体,发放宣传资料3300余份,直接提升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公益广告,通过多平台传播扩大影响力,推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共识。二是示范引领效应凸显。授牌4家省级节水型单位,树立行业标杆,带动更多机构参与节能实践。发放垃圾分类垃圾桶20余个,促进机关单位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三是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协同通过节能宣传和新能源技术推广,减少碳排放,促进生态保护,与林下种植项目“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三、存在问题一是县级财政资金有限,难以投入足够资金用于车辆的更新和维护,导致公务用车长期使用,存在公务用车更新较慢现象。二是公务活动保障水平有待提升。利用特色餐饮文化推介三原不够,深入县市区和接待酒店一线调研较少,对于本地特色菜肴没有整合运用并形成特色品牌。公务活动保障统筹全局能力不强,缺乏整体把握和统筹衔接的能力,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也有待提升。三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渠道较少,许多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机会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利用,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渠道和深化合作领域。四、改进措施(一)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和购置相关制度,定期通报公务用车重点领域问题,确保公车管理严格、科学、规范。制定严格的车辆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确保每辆车都能按时进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加大车辆更新力度,尽早尽快淘汰一批老旧车辆,在更新公务用车过程中全部选用新能源汽车,及时有效地保障我县公车的购置、更新、配备工作。(二)突出做好本地菜肴的挖掘,打造“三原品味”,注重菜品菜肴的文化和故事,做到食材有时令、菜肴有风味、宴席有底蕴、周边有文化。强化公务接待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保障场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保障人员业务能力。耐心细致做好接待全流程、全环节的管理。(三)继续做好与友城交往城市的联络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用专业、科学的方式展现三原特色优势,探索扩大友城范围,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和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合作领域,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大主动对外交流力度,积极对接省市外事部门,争取在我县与日本三丰市建立友好城市20周年之际,安排一次县级领导带队出访交流活动,寻求更多合作机会,鼓励和支持我县企业“走出去”五、2025年工作打算一是持续巩固公务用车改革成果。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和购置相关制度,定期通报公务用车重点领域问题,确保公车管理严格、科学、规范。二是持续抓好办公用房统筹管理。逐步开展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工作,实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查盘点制度和办公用房资产管理制度、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定期统计汇总使用管理情况,并向上级机关单位报送。三是持续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和年度能耗系统会审工作。做好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争取创建2家节约型机关和2家节水型单位。加大公物仓宣传,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发布公物仓政策解读相关宣传片,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实现资源的经济节约、充分利用和集中共享。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