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凌高新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培养示范区适龄儿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艺术知识,劳动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科教街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强广林 | |
开办资金 | 5038.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凌示范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3.58万元 | 199.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凌高新小学 | 从业人数 17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在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杨凌示范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榜样示范收效显著学校深入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各项工作在党组织引领下有序开展。借助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完善组织架构、党员示范等多种方式,凝聚各方力量,携手谱写新篇章,有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成果丰硕。同时,将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与教师专业成长、师德建设、学生活动深度融合,促使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确定6名入党积极分子,确认4名发展对象,接收1名预备党员,转正正式党员1名。)(二)全面育人,多彩活动成果累累1.德育为先。精心筹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联合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举办一年级分批入队仪式,举行庆艺术节活动以及六年级毕业典礼。组织开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主题活动;承办“新时代好少年·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朗诵比赛。定期通过班会、专题讲座、应急演练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校车安全、近视预防、传染病预防、消防安全、防欺凌、食品安全、国家安全、防溺水、防震减灾等主题活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德育教育与手工课程,开辟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杨凌农、科、教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活动,学生先后走进示范区特警支队、现代农业示范园、博览园、气象站、油菜花实践基地、空管中心飞服中心团支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教稼园、生态农场、火龙果基地、扶眉战役纪念馆等地进行研学实践,同时邀请30多位来自各领域的家长走进班级,为孩子们带来独具特色的航天、金融、气象、心理健康、食品安全、育种等主题课程;开设校本课程66门,较去年新增六门。开展走廊、黑板报、班级文化评比活动,各班依据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航空航天、奥运精神等内容,创设主题鲜明、积极健康、美观精致的班级文化,以文化润心,以环境育人,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2.智育支撑。学校依托信息技术,持续推进“智慧课堂”与生态课堂建设,并进一步凝练学科教学理念。以12个名师、能手工作坊为依托,践行新课改理念,探索“双减”背景下各学科教学特色,为课堂改革注入蓬勃活力。开展诗文对答、千人齐诵经典、阅读成果展示、每周一诗等读书节系列活动。联合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个学院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并成立少年科学院。3.体育固本。秉持“无体育,不高新”理念,落实“每月一操”活动,举办体育节,开展跑操比赛、广播体操比赛、啦啦操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篮球联赛等,通过全校参与、全面普及的形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育学生运动习惯。开设体育特色课程23门,组建班级、校级体育队伍,在示范区第三届“校园乒乓球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在示范区校园网球联赛中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于杨陵区第十一届春季中小学运动会上勇夺16枚金牌、5枚银牌、11枚铜牌,11名运动员共打破9项纪录,团体总分荣居榜首。4.美育润心。将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强化学生特长培训,落实小乐器进校园举措,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演讲比赛、课本剧大赛、小乐器大赛、音乐节、英语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校内交流展示与成长发展平台。高新小学合唱队参加省少工委举办的少先队小百灵唱响校园巡回联展活动获一等奖。在示范区中小学合唱展演活动中,两支代表队均获一等奖;于示范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24个艺术作品获表彰。5.劳育补充。进一步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目标要求。探索构建劳动清单制度,明晰学生劳动内容与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与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开设“食育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与掌握生活技能,并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三)教研助力,自我迭代成果显著本年度学校着重从四个维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一,在示范区教育局支持下,借助名校名师引领发展,与西安小学、陕师大附属小学联合开展“名校名师进校园优师优课携手行”大教研活动以及“聚焦核心素养,构建生本课堂”七彩课堂教学研讨会,聚焦双新背景下的生本课堂,开展讲座、示范课等多元化教研活动,众多学科领域专家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有力推动专业提升;其二,持续推进教师读书分享活动,11位教师先后登台,通过阅读分享,示范引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其三,通过亮相课、示范课、精品课、常态课、推门课等“一月一赛”活动以及三笔字考核,助力不同层次教师挖掘自身优势,实现多元成长路径。其四,课题研究。围绕教学与管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借助课题研究促进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年度成功立项三项省级规划课题,一名教师荣获陕西省学科德育“教学标兵”称号,一名教师被纳入陕西省少先队教学能手培养序列,一名教师在陕西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总评一等奖;一名教师在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交流活动中获一等奖;一名教师在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中获二等奖;8人获评示范区先进,还为示范区输送2名优秀教学能手;一名教师申报小学英语课入选2023年“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六名老师制作的系列微课获陕西省学科微课一等奖;四名老师获评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名老师在陕西省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科学类二等奖。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发展目标,以党建+工作为导向,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紧扣教育质量提升主线,切实落实五育并举,优化课后服务,持续巩固“双减”成果,着力提升后勤保障与服务能力,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不懈奋斗,学校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地完成学校既定目标任务,各项工作迈向新高度。学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在陕西省少先队鼓号队交流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荣获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以及示范区2024年度先进集体荣誉。此外,在教育局举办的(合唱、乒乓球联赛、艺术展演、网球、科技创新大赛、区运动会等)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五名教师在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奖。三项课题被确立为省级规划课题。在各类竞赛中,近50名学生斩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名学生赢得示范区奖励。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师德师风建设。在打造高新小学以“卓”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及学习教育家精神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2.教育教学。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班主任工作辅导培训、教学常态管理等方面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3.学校管理。在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方面从制度建设到落实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校行政队伍建设,树立责任担当、勤政务实、服务师生的工作作风。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新一年学校将按照杨凌高新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认真做好的工作计划,着力突出以下方面:1.深化名校名师牵引发展。持续加强与省内名校名师的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已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签署协同发展协议,初步达成两校教育管理、教学教研领域的合作意向,新的一年,我们将推进和落实于师大附小协同发展协议的重点项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学习活动,在名校名师的牵引下,践行新课改理念,变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创新运用数字化等教学手段,探索“双减”背景下我校各学科教学特色,为课堂改革注入蓬勃活力。积极推进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2.拓宽学生活动空间。寒假先完成操场改造项目,改善学生室外活动条件。同时积极探索途径,争取多方支持,进一步拓展学生校内校外活动空间,以更好地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需求。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同时引导教师会用、敢用和慎用教育惩戒权,提升教师依法执教能力和学校依法治校水平。展望2025年,我们将秉持初心,继续在教育之路上砥砺奋进。发扬学校现有的优势,持续放大教育成果;正视不足,精准补齐短板,全方位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致力于为师生打造一个更加幸福、和谐的校园,让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温暖的氛围中成长,奋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攀登新的高峰,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为:2023年05月31日至2028年05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荣获示范区2024年度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