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凌示范区>
杨凌人力资源中心市场
杨凌人力资源中心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3-11 14:52
单位名称
杨凌人力资源中心市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职业指导、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及就失业登记;开展人力资源调查、市场供求分析;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负责被征地农民各项社保补助及就业培训;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住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神农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朱红维
开办资金
260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9万元
45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围绕本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重点阐述事业单位法人上年度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稳就业、扩岗位,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明显。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探索推进建设覆盖全域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就业服务格局。全年线上+线下就业活动8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5万余个,服务企业3100余家次。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大中型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冬季招聘会、人才早市等活动密集开展,实现月月有招聘,周周有直播。(二)构建了“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协理员队伍”的人力资源用工服务体系。建成1个零工市场,4个零工驿站,22处LED就业信息发布屏,1个村(社区)配备1名协理员,构建起劳务人员与需求方快速匹配的桥梁,有力促进了就业工作。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积极组织企业赴西安、咸阳等地揽才,加强了地域之间合作,服务重点企业650余家次。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加大企业急需人才招聘力度。(三)惠企业、利民生,顶格落实各项就业补贴资金。2024年积极落实各项惠企利民补贴,落实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险补贴96.98万余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共计4.5万元,发放见习补贴106.23万元。申请拨付技能培训补贴79.168万元,申请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金额48.74万余元,各类补贴资金助推企业发展有力有效,促就业工作开展成果显著。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强技能、优课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就业效果彰显。紧盯市场需求,深层次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结合劳务品牌建设,培训农技服务人员918人;根据文旅市场和美容行业需求,新增古风妆造、儿童彩绘、美容美甲等培训课程,其中培训美容服务业人员600名;结合“银发经济”,紧盯“一老一小”产业,培训人员1527人次。全区共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528人,有效推进重点群体技能提升促就业工作。(二)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于4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杨凌在利用数字化方式有效打破时空边界,积极实践探索构建农业人才“数字引擎”实践探索迈出了关键步伐。目前已汇聚各类农业人才2000多人,整合涉农机构25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8家,匹配成功率45.86%。(三)树品牌、促就业,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就业增收。2024年,出台《杨凌示范区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区内实际,成功认定省级劳务品牌1个,示范区级2个,发放劳务品牌一次性奖补资金120万元,带动就业创业人员2.3万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年均创造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达3.27亿元,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1.7亿元。下一步工作计划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做好各项就业工作和人才公共服务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做好“杨凌农技师”、“杨凌景观师”劳务品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金名片效应,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二是建成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发挥杨凌农科城农业科教资源优势,建成汇集企业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匹配、网上人力资源市场等各项服务,能提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的多功能农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三是提前谋划,做好2024年春风行动等大型就业专项活动组织工作,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为各类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