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商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挥商贸行业管理职能,在政府指导下实施商务流通、服务行业管理,承担组织实施全县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流通管理职能。 | |
住所 | 潼关县城中心街十字潼关宾馆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苏宁超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87万元 | 7.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潼关县商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心积极开展“三个年”和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商务工作目标任务。一、2024年工作情况截止12月底,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14亿元,增速15.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0%;培育入库限上企业4户,大个体6家。外贸工作。在世界经济环境不利于进出口贸易的严峻形势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调研指挥,多次到外贸企业现场办公、破解难题;实施代办员制度,全程为企业代办备案、报关等手续。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实现16071万元。一是潼关县盛潼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取得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和英国零售商协会标志认证的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BRC认证),为开展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建设打下基础。二是加强“保姆式”服务力度,安排分管领导带领企业前往省市商务部门、渭南海关办理贸易手册等相关手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三是选派工作人员和重点企业业务负责人,参加省市商务部门举办的中欧班列(西安)线路产品业务政策及云上订舱服务平台、外贸企业培育和外贸通关相关知识等培训班,集中学习了在线订舱、组织发运、支付、结算和信息检索等功能,让企业进一步熟悉外贸相关政策和办理手续要求,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市场流通工作。坚持“日报送”制度,常态化密切监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需情况,及时向上级报送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35多次;开展对16家商贸企业“一对一”持续做好帮扶活动,扎实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全国大市场和“两稳一促”工作任务,确保我县流通市场平稳运行、有序流通。商贸领域安全及环保工作。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成品油市场管控、燃气使用安全排查整治、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全年出动人员92人次、车辆42台次,检查45轮次,协调应急、市管部门联合执法13次,印发宣传单1500余份,督促商贸企业全部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安全环保防范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商贸领域安全及环保基础。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我县13家商贸企业参加“渭来有你全民乐购”“潼龙共舞春暖金城”发放消费券促销活动,我县配套资金20万元;二是推荐在京东开有网点的6家肉夹馍生产企业,参加了“兴农惠民乐享新春”渭南助农优品购物节消费券专场活动,活动期间盛潼京东潼关特色馆、联创云尊利渔旗舰店、二鹏潼关原产地小店销售爆单,在渭南政府消费券的加持下,潼关肉夹馍速冻饼作为最热门的单品,总计售出100万个。三是喜悦商贸让利促销、友谊家居全屋定制、周氏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四是我县17家企业参与家电、家居、汽车、电动自行车活动,以旧换新活动拉动消费2000万元。五是积极做好“焕新生活享乐渭来”消费券发放和“绿色时尚纺织服装消费季”促消费活动准备工作,全力拉动新一轮促消费活动。创建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加强对接盛潼餐饮、秦馍匠、联创云等电商企业电商团队拓展支持,帮扶鑫潼馍业、和元樱桃等企业电商平台日常运营40余次,助力各企业线上店铺正常销售运营,帮扶企业扩展销售渠道。成功打通了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让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行渠道更加畅通。开展公开免费培训和跟踪辅导、孵化等定向服务,协助40余人抖音开通橱窗带货创业。对23各镇村站点进行日常回访30余次,解决站点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使快递进村服务发让价顺畅,有效提高站点日常营收额,为村民带来便利。对14家溯源企业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溯源码2024年已使用300万单以上。潼关公众号、抖音账号针对本月电商事迹以及潼关特色文化进行宣传90余篇。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包装申报了涉及集聚区中的潼关肉夹馍产业园6个债券项目,绿色食品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2个债券项目申报成功,2个项目申报债券资金6900万元,2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肉夹馍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综合楼、设备用房主体完工。肉夹馍和酱菜产业。一是县委、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带队,参加了中国品牌日活动和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与会各位嘉宾从推进肉夹馍国际化、线下门店运营、产品发展与创新各角度为潼关建言献策。活动期间前往旺旺集团、良友集团进行招商考察;发布潼关肉夹馍新版品牌标识;推动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入驻新华信用平台。二是肉夹馍企业产销两旺,10家肉夹馍企业生产销售全部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经过多方面努力,速冻饼潼关原产地出口从无到有,出口量逐年提升,2024年年出口速冻饼达500万个,远销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借智赋能有了新进展。新华社到我县召开潼关肉夹馍产业发展座谈会,研讨潼关肉夹馍产业。“潼关酱菜研发中心”在陕西科技大学挂牌成立,将依托学院自身技术优势,为潼关酱菜的传统工艺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及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四是以潼关肉夹馍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陕西省首届非遗年度盛典案例为契机,推动潼关肉夹馍走上了高铁,跨进了银联,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11到12月盛潼餐饮公司西班牙和泰国店两家潼关肉夹馍店先后开门营业,海外市场拓展迈出了新步伐。地产品牌推广。组织肉夹馍、酱菜等企业参加走进陕西省政府机关、中国第四届消博会、“沪陕协作”上海展销会、丝博会、陕菜供应链联盟参展大会、陕西交控产品推介会以及参加韩国产品推进会等多场产品推广和推介。在“浙陕共话乡村振兴—陕西潼关(浙江)推介会”上,将潼关肉夹馍作为重要话题,加大推介交流合作力度。参加山西汾阳美食地标城市发展大会,持续加强潼关地产品牌推广工作。借力主流媒体加强宣传,新华社《潼关肉夹馍,有何不同》、陕西日报《肉夹馍出海记》、渭南新闻《肉夹馍“出海”土特产大跳国际舞》、渭南宣传《潼关肉夹馍何以名扬中外》《岁月腌制出来的百年瑰宝》大篇幅报道潼关肉夹馍、潼关酱菜,进一步提升潼关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城市便民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积极研究城市便民一刻钟生活圈的科学布局,及时出台工作方案,全方位做好摸底和补短板工作,创新多元消费和技术赋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按照县上工作计划,今年我县在市场建设方面主要是金饰品街区工作提升改造和秦东特色街区建设2项工作。金饰品街区工作提升改造工作由县住建局负责,秦东特色街区建设由秦东镇负责建设。金饰品街区工作提升改造正在做提升工作计划,秦东特色街区建设正在办理建设工作前期手续。桐峪镇桐峪社区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学习教育还要继续加强,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工作主观能动性;二是社零销售统计工作难度比较大,商贸企业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三是世界经济环境还没有改善,进出口贸易阻力较大。整改措施:一是坚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把党的宗旨深深根植于思想、落实于行动。不怕困难,不计个人得失,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心中有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尽心尽力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增强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克服求稳怕变心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于总结新经验、新方法。按照省市商务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做好以提振消费为核心的各项商务工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在挖潜扩面稳外贸上下功夫;积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加快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推动新华社潼关肉夹馍民族品牌推广工作,配合陕西科技大学潼关酱菜研发中心做好酱菜研发;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继续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不断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完成社零销售、外贸、培育限上企业等工作。(二)持续做好我县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工作。(三)加强商贸行业规模企业规范经营、安全生产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确保我县商贸流通市场平稳运行。(四)抓好居民必需品、重要商品市场监测和监管工作,确保我县商品市场安全供应、有序流通。(五)加快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极。(六)做好潼关肉夹馍高质量发展工作及地产品牌推广,营造潼关品牌良好发展氛围。(七)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