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国防动员保障中心

潼关县国防动员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1 11:17
单位名称 潼关县国防动员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防工程建设;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及管理;人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工作。
住所 潼关县人民政府大楼一楼
法定代表人 王勇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59万元 92.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无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发改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2024年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人防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积极对接渭南市国动办、陕西省国动办和陕西省财政厅的相关工作安排,争取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和应急避难场所建建设目。督查检查人防工程项目,全年对在建的39620.91㎡人防工程检查13次,按照双随机工作要求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人防工程质量达标。形成对已建成人防工程制度化监管。5月23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视察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对进一步提升我县国防动员保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二是人防指挥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牢记“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建立了健全灵敏可靠的通讯警报体系,完成警报设施的布局调整和改造工作,更新了技术设备。探索多渠道发放警报信号,加强防空警报日常维护,确保了“9.18”防空警报试鸣日活动开展,县城8台警报器鸣响率达100%。实现人防通信警报资源为防灾救灾服务的社会目标。人防通信指挥车正常检修运行。三是人防执法有新突破。充分贯彻“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人防工程质量达标。落实报建联审制度,提升人防服务发展的能力。积极督查检查人防工程项目,对县内施工方进行培训,圆满完成人防系统专项整治工作,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文件,对有关缴费变更项目进行协调,确保了整治工作善始善终的完成。四是积极配合发改局中心工作。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配合发改局搞好乡村振兴工作,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文件精神和要求,在完成自己本分的乡村振兴工作以外帮助村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五结合、五排查、五化解”走访活动,充分发挥支持和帮扶作用,为安乐社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了人防贡献。(二)社会效益结合“5.12”、“9.18”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四进”活动,在南头社区、城关二中、和祥和广场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和人防知识挂图、张贴通告、印发宣传资料和讲授国防教育课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3次。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防空防灾知识,发放人防知识宣传资料6000余册,中小学国防教育读本1000册,制作宣传展板10余块,横幅10条,张贴通告10份,受众达一万余人。11月20日,潼关中学在“爱我国防强国有我—2024渭南市第二届中学生国防知识大赛”中喜获高中组冠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防执法监管,执法力度,执法水平还存在短板;2、人防教育宣传有待进一步提高;3、党风廉政建设仍需警钟长鸣等。(二)整改措施:1、组织人防执法巡查,经领导批准同意后至少有2名以上执法队员共同参与,接到举报案件,认真登记,及时报告领导,按法定程序调查取证和查处。2、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导向作用,积极主动与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密切合作,开展社区、中小学生人防知识教育;3、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精神,紧紧抓住自建工程招投标、易地建设费征收、审批验收、物资采购等重要领域环节,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内部自查自纠。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组织省、市专家组,对照建设指标,开展锦绣城一期和金郡首府一期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二、完成上河茗居已竣工验收项目备案管理和日常监管维护;三、常态化开展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依法依规收取人防易地建设费用;四、继续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宣传“四进”活动,保障三级联网指挥通信和警报器日常维护运转;五、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完成已审批人防工程,达到城区人口人均1㎡人防掩蔽面积;规划建设集宣传教育、指挥通信、军事训练、疏散避险于一体的国防动员基地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