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

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1 11:05
单位名称 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果业发展计划及政策法规,拟订全县果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果业科研、科技成果推广,负责果业项目审核申报、监督、果业信息服务等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法定代表人 陈启乾
开办资金 1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1.57万元 66.19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扎实推进春季新建园工作。一是积极与乡镇对接,动员群众在挖除的低质低效园上采用“三新”模式栽植山地苹果,稳定苹果产业规模;二是抽调技术人员,在苹果栽植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确保苹果新建园质量,春季完成苹果新建园1000余亩。认真策划包装项目,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一是认真策划包装项目。今年共策划包装重点项目2个,其中:策划包装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及农膜回收利用项目拟投资1000余万元,计划在全县新建农业废弃物回收点7个,对全县5万亩挂果园的反光膜和农药瓶进行回收及处置。策划包装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投资5200余万元,计划在全县10个乡镇建设防雹网6000亩,滴水灌溉3000亩,气象监测仪60台,喷雾机200台,割草机500台,开沟机200台;二是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与河南社旗华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赤松茸种植协议类合同1个,总投资1500余万元,种植珍稀食用菌赤松茸。与宝鸡福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苹果示范园建设协议类合同1个,总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果园示范园300余亩;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应统尽统。截止目前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0余万元,其中苹果防雹减灾项目入统2450余万元。苹果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入统1750余万元。开展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一是按照“良好生态环境、宽行密植栽培、新优品种应用、减药减肥增有机质、雨水收集水肥一体化、病虫绿色综合防控、面源治理果园监测到位、产量效益良好”等关键指标;二是抓住全省创建“和美果园”机遇,补短强弱,完成尧生镇全域绿色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创建和7个市级生态高效示范园阶段性创建任务。抓好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的种植管理。一是指导设施蔬菜种植户做好春季蔬菜生产各项准备、包括整地、物资购买等工作。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1000余亩,指导彭镇、哭泉镇、太安镇、棋盘镇四个食用菌基地出菇生产工作,完成食用菌302余万棒。蔬菜产量完成1.8万吨,食用菌产量完成0.1875余万吨。二是积极开展蔬菜冻害防御宣传指导工作,做好全县产业乡镇、村组蔬菜冻害防御、加强保温措施、增强水肥管理等工作。三是完成全年蔬菜生产监测、统计工作,对全县蔬菜生产监测户生产情况进行了监测,配合统计部门完成监测统计数字上报工作,按时报送周报。四是积极开展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并对菜菌农药使用宣传,制定了《2024年“三棵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做好蔬菜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放生产记录手册8本,全年培训10期500多人次。五是开展灾后救援及统计上报工作,积极开展灾后指导,制定并发放灾后补救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苹果“三新”建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中心大力推广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三新”建园模式,今年新建“三新园”1227亩,苹果“三新”建园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予以推广。积极与乡镇对接,确定苹果栽植地块,及时对接苗木、肥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引进秦脆、瑞雪、瑞香红等苹果新品种4个,采用“三新”模式建园。社会效益:为保证苹果栽植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我中心抽调得力干将,为每个乡镇派驻1名技术人员,在苹果栽植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确保苹果新建园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全面完成苹果新建园1000余亩,建成高质高效示范园7个。开展果园周年管理培训200多期1.25万人次。同时,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3332”模式,使新建园及早发挥效益助推果农增收。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县苹果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2万亩),高质高效“三新”园面积达到4.2万亩,苹果收入已占果区农民收入的80%以上,产量预计可达13万吨,苹果销售收入8亿元左右。已成为我县从业人数最多、收入最稳定、效益最好的产业。三、存在问题一年来,通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承担的主要工作已全面完成,部分工作得到省市的肯定和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个别乡缜对果园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技术落的不实。二是低质低效园改造进展缓慢,示范效果不明显。三是政策兑付进度缓慢,2023年新建园大部分补贴资金还未兑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能入统的项目不足,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未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四、改进措施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联动机制,推进技术指导工作网格化全覆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果农管理技术水平。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组织技术人员赴各乡镇对接,落实地块、资金。加大低质低效园改造宣传力度,指导果农在品种选择、改造措施、技术投入等方面强化支持。三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提升产业辐射带动效果。一是重点抓好苹果新建园建设,强化高质高效果园巩固提升措施,提高低质低效园改造力度,多措并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四是培育发展果菜龙头企业,强链补链延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在现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全力抓好新建“三新园”的管护工作。以2022、2023年新建“三新园”为重点,以果园周年管理关键技术为抓手,切实加强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同时,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3332”模式,使新建园及早发挥效益助推果农增收。二是扎实推进生态果业基地和生态高效示范园建设。按照生态果业基地和生态高效示范园技术标准和年度建设任务,全力推进生态果业基地和生态高效示范园建设年度目标任务。三是大力推进低质低效园改造工作。以“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三改”模式和挖老建新等方式,大力开展低质低效园改造工程,突出“产出率、优果率、亩效益”,全年改造低质低效园0.3万亩以上。在彭镇、尧生镇各打造1个低质低效园改造示范点,带动全县低质低效园改造,提升果业生产效益。四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全年建设防雹网各0.3万亩以上,进一步提升我县苹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