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1 11:04
单位名称 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信息化工作提供管理和服务。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公众信息网络的建设;建设电子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协调管理;指导办公自动化规划建设工作。
住所 宜川县党政综合大楼1431室
法定代表人 党满年
开办资金 330.7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8万元 9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府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及任务分工,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及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管理、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和机房运行、智慧城市运维等各项工作。一、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1月8日,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宜川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宜政办发〔2024〕1号)文件,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明确工作分工。参考省、市政务公开绩效测评办法,对接县委组织部,将政务公开继续纳入部门、乡镇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开展暑假在校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1次,安排30名大学生走进政府机关,了解政府机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期间,联合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组织暑期见习大学生开展为期2天的“看家乡变化、为家乡宣传”主题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以宜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主,政务微信、微博等政务新媒体平台为辅,围绕政府文件、规章制度、财政资金、“三大攻坚战”、“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突出医疗卫生、社保就业、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763条。通过政务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公开信息752条。2、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原则,及时有效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经审议通过或批准后,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可能影响政府形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对接相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清理废除和失效文件,清理废除文件4件。3、根据《条例》和《陕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依法依规妥善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全年共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2件,均按规定时限内向申请人进行了答复,全年未收到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诉讼。在各乡镇、部门单位的配合下,及时受理回复“市长信箱”有效信件9件、“县长信箱”有效信件48件,均已办结,办结率100%。4、结合工作需要,落实第三方公司,调整网站页面布局,调整政府机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乡镇信息公开目录三个板块,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按照政府系统新媒体运行标准,切实加强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监管,关停注销无力维护管理的政务新媒体,均已全部纳入全国、全省政4个,现有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有22个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进行监管。全年督促政府系统新媒体整改13次。5、按照省电子政务大数据中心工作要求,完成中、省、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链路升级改造,实现了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出口。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网络带宽由400兆升级至目前1G,能够满足各部门办公用网需求。结合网络安全工作需要,强化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网络安全巡检力度,全年下派网络安全巡检周报48期,月报12期,季报4期,开展网络安全漏洞扫描4次,及时修复发现漏洞,并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隐患,有效保证了电子政务机房安全运行,全年无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全面落实电子政务机房安全巡查和门禁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巡检322次,开展机房专用空调设备日常保养巡检4次,对外来人员进入机房实施进门登记制度,全年登记30次,重点涉密场所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保障。6、在各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现已经接入公安交警、旅游、城管、雪亮、林业、教育、水务、工业园区等部门单位建设视频资源4803路,接入融媒体应急广播600余路,覆盖县、乡、村三级应急视频音频调度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全面开展设备巡检检修60余次,视频设备在线率维持在97%以上,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7、在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上,接入宜川防汛视频会议系统、宜川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数据汇集平台、并搭建相关业务主题展示模块,实现了防汛、森林防火、气象业务的融合协同办公,缩短了响应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防汛期间,召开防汛视频会议调度65次。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一步扩大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政治性、权威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主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对网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加强沟通、主动发声、有效引导。。2、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城市从传统的“物质城市”向数字化城市转型;提高城市的治理效率,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促进城市的创新和智慧化,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三、存在问题1、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政务公开工作与其他县区存在较大差距。2、电子政务机房使用年限较长,网络设备已超正常使用年限,需按年逐步替换;智慧城市系统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等级保护备案管理工作,存在网络安全隐患。3、以智慧城市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基础框架基本形成,因各种条件制约,智慧城市基本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整改措施1、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强化政务公开制度宣传和培训,提高政务公开意识和水平。按照政府网站管理工作要求,持续开展政府网站自查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对现有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的检查工作,杜绝出现僵尸政务新媒体。2、加强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和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管理维护工作,实现部门单位网络使用统一出口、统一管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推进电子政务机房设备替换、智慧城市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保障网络安全,节省财政资金。3、以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建设为契机,以智慧城市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打通数字壁垒,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宜川县治理能力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工作的支撑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