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管理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珍稀自然遗迹,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保护;遗传基因保护、自然遗迹保护;自然保护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宣传教育;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试验示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林业违法行为处罚。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五胡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永华 | |
开办资金 | 31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10万元 | 5210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管理分局) | 从业人数 6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绩(一)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1.认真开展巡护巡查管理一是按照太白山管理局野外巡护管理办法,建立与森林公安联合巡查长效机制。二是落实“林长制”,划分局党委班子成员的管护责任,加强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监测,按时填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报,做好林区五乱治理。三是做好巡护管理,审定巡护计划,规范GPS使用及数据收集方法。全年日常巡护172次,出动人员463人次,印发宣传单3000余张,确保重点区域全覆盖,辖区资源安全,林区秩序稳定。2.持续开展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一是开展禁种铲毒行动,严厉打击涉林涉毒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护林员+禁毒员+宣传员”工作模式,经排查,辖区未发现此类情况。二是联合开展“清网清套清夹2024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构建“林长+警长”工作机制,推动林长制与公安工作有效对接。三是加强林区“五乱”整治,全面核查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及整改情况,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协调注销龙泉山庄房权证,拆除“仙居山庄”“宾馆楼”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文字招牌。3.创新开展有害生物防控和生态修复工作一是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参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会议,组织开展联合调研工作。二是开展日常监测。制定太保局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签订责任书5份,组织开展秋季普查工作。三是做好森林保险工作。开展森林保险现地勘查,完成2023年森林保险理赔和2025年森林保险方案和投保资金上报。四是开展林草湿荒普查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和普查方案,深化完善国土“三调”一张图,对红河谷和牛尾河2处疑似林地变更图斑现地核查,对湑水河1处环保督察图斑进行核查,完成图斑对接确认和核实举证工作。五是做好生态修复工程。“2024—2026年秦岭中段(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获批,实施朱鹮栖息地建设(稻田复垦)专项行动,保障旗舰物种朱鹮在黄柏塬地区生息繁衍。4.大力开展林政执法和非法穿越治理工作一是组织全局林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举办林政执法培训,配发林政执法服装,提高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二是持续开展非法穿越太白山综合治理,成立工作专班,联合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对重点区域开展野外巡查、堵截工作和高山区联合巡查执法,共同探讨“林长+警长+N模式”,多部门联合,共商共治。三是处置“松客”抖音、“猛蛇过江”、“陈雄(极限户外)”、“旅途徐徐”等多起网络举报事件,电话教育沟通组织者取消穿越计划,积极应对社会舆论,安排执法中队拦截劝返。2024年共计张贴禁止穿越太白山公告1000余张,悬挂横幅90余条,堵截劝返人员近千人次。办理非法穿越太白山林政案件26起,行政处罚50人次,上交罚款9.46万元,为历年之最。5.切实完成高山区和党家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按照省秦岭办督办单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整改任务。一是对高山区不适应周边环境的简易板房建筑物202.13平方米进行拆除,对保留的建筑物966.42平方米进行提升改造,剩余房屋分别用于保护区科研监测、林政执法、安全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公众宣传教育等工作。二是全面加强高山区管理,在保护区入口安装铁大门,安排人员在小文公管护点、红河谷党家沟驻守值班,加大巡查与执法力度,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停止高山区管护点承包经营活动,恢复公益服务功能。三是彻底清理高山区垃圾约1200公斤,修缮垃圾台10处,增设垃圾箱20个,设置环保标识25处,新聘专职保洁员5名,为高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保障工作,等待上级验收销号。四是依法依规清收党家沟国有林地,制作安装自然教育管控大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风险。(二)项目申报和科研监测工作高质量完成1.持续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一是参与评审、修改、报送2023年秦岭国家公园补助资金项目、朱鹮保护及自然教育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秦岭专项湿地保护监测项目及森林资源保护项目,共获批项目资金1227万元。二是积极与省林业局、省发改委对接,申报2024年中央财政秦岭国家公园补助资金项目3个,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1个,省级秦岭保护专项项目1个,组织编报2025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项目7个,编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秦岭中段(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1个。三是申请验收2021-2022年中央财政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目前已通过专家组验收评审;2020-2021年中央财政国家公园补助资金项目待批复,2022年中央财政极小种群项目和“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项目待验收。组织“2023年监测体系及管护能力建设项目”各专业小组开展分组验收;对我局2022~2023年度实施的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开展监测评价。2.组织开展各类调查监测一是完成了2024年度林草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和森林生态系统梯度监测工作。二是做好2023年监测体系及管护能力建设项目的协调和管理,不断探讨、打磨、构建综合监测管理平台。三是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湑水河两个片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四是回收2024年红外相机内存卡57张,对拍摄的84881条记录进行整理、鉴定,共获取有效数据记录11776条。五是完成区内野生动植物监测方案,确定重点监测对象,在区内重点分布区域设立18个监测样区。3.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四制”要求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各个环节工作,由分管领导、项目办、计财科、纪检室、各业务科室、各保护站负责人共同组成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确保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的目标顺利完成。防火安全工作扎实推进1.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对本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安排部署,实行分片包抓、目标管理责任,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6份,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落实防火责任,确保辖区资源安全。二是教育宣传强化管理。深入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推广使用“防火码”和防火手机短信宣传;给中小学生上森林防火课2次,举办防火展板现场说法活动5次,与联防单位开展联合宣传17次,走访周边社区及单位540余家,出动防火宣传车辆184台次769人次,散发防火宣传单1919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110份,散发防火宣传物品1350个,过境短信累计发送72万条;开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入山登记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三是建设队伍加强值守。成立应急队、半专业应急队,开展轮训,靠前驻防,开展森林防灭火演练活动,举办森林防火暨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努力打造一支专业过硬、作风优良、迅速高效的防扑火队伍;建立防火物资储备库,规范管理防火器材,定期检修灭火机具、通讯设备,全面做好扑火的物资准备工作,共计发放应急装备27样150余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切实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确保通讯畅通,严防脱岗、漏岗现象的发生。2.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一是制定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暂行规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省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1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常态化安全隐患普查工作,对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检查,堵塞漏洞,建立隐患台账,确保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筑牢安全防范底线。二是组织开展“迎新春、除隐患、保平安”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自建房隐患排查、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三是加强汛期对区内重点区域的巡查,完善防汛预案,备足应急物资,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汛期受灾情况进行现地调查,并上报维修。公众教育宣传成果丰硕一是加强平台宣传力度。发布推文123篇,阅读点击量18万,新关注人数增加近3000人,扩大了太白山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太白山》杂志完成三个季度的刊印、发放,刊登文章58篇,简讯35篇,图片200余幅。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分别在铜川、神木参加“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制作设计宣传展板5幅。三是组织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组织1名职工参加第三期三亿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导师线上及线下培训,联合自然教育机构成功举办6期森林研学、自然教育活动,吸引超过250人次的师生参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四是谋划太白山精品自然教育线路,改造提升自然教育基地。由分管领导带领四个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前往广东省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太白山实际,认真谋划“蒿坪-党家沟-红河谷”、“小文公-大文公-大爷海-拔仙台”精品研学路线和自然教育基地。(五)驻村帮扶工作稳中有进一是开展支部结对和志愿者帮扶活动。二是开展产业帮扶,进行连翘、猕猴桃、中蜂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农技水平,为猕猴桃种植户购买农资,投入资金2万元;鼓励林麝养殖,捐赠帮扶资金2.7万元,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三是开展消费帮扶,在“832平台”采购农产品累计1.35万元。四是落实就业帮扶,聘用周边社区群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从事野外巡护、调查监测和后勤服务等工作,解决就业岗位12个,其中聘用鹦鸽街村脱贫户子女2名,累计投入约46万。五是开展文化帮扶,带领村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购买清洁用具135套,共计8000元,购买车载式垃圾箱3个,价值1.2万元,助力“美丽庭院”建设。六是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10户村民子女捐助帮扶资金共计6000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