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房屋安全提供鉴定服务。房屋安全技术鉴定·交易及灾损房屋安全鉴定·房屋使用安全及装修结构安全的审定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克 | |
开办资金 | 348.9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17万元 | 52.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1、鉴定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2024年鉴定科共赴各机构检查以及指导50余次,核查鉴定机构资质情况、质量体系和管理制度、人员和设备情况、鉴定报告档案管理情况等,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要求整改,为其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建议;在综合业务网络平台查看上传报告2258份,期中自建房1698份,其他类型560份,建立查看上传报告档案,以月为单位设立工作表;每周就查看报告中出现的问题与各机构沟通,存在未签字、报告内容前后矛盾等问题的报告,通知机构撤销重传。同时对2023年房屋安全鉴定整治工作中存在问题较大的四家机构进行约谈,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2、配合房管处开展鉴定报告复核工作。2024年共开展两次鉴定报告复核工作,抽取专家80余人次,对名录中开展鉴定活动的机构按照信用等级和上传报告数量按不同比例共计抽取80份鉴定报告进行报告部分和现场部分复核以及格式、委托、上传部分评价。同时要求各鉴定机构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复核发现的问题逐条进行梳理,对于专家复核结论提出需要重新编制报告的,限期2周内按照专家意见逐一整改、完善、上传鉴定报告。对复核工作中得分较低的机构进行逐一约谈,要求机构加强内审流程,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警示教育、素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3、处理群众投诉及信访工作。截止目前,我中心共接收并处理12345工单67件,配合相关处室处理各类信访事项十余件,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我中心都组织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查勘,并出具处理意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群众投诉及信访工作,要求业务负责人员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对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件要做到积极联系,认真核查,及时回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4、制定房屋“体检”技术导则,为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打牢基础。积极推进房屋体检相关技术导则和制度的制定,2023年11月9日,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家专业机构,组织召开西安市城市房屋体检课题组研编工作启动会,对《西安市城市房屋体检办法》及《西安市城市房屋体检技术导则》的编写工作做了详细安排。与会专家积极讨论了主要研编内容、研编大纲,明确任务分工以及编制进度计划,结合西安市房屋现状特点,按时按要求编制出了操作性强、便于实施的技术《导则》。编制期间,课题组多次召开编写工作会,对编写内容进行研讨修改,2024年6月,完成了初稿编写,并报市局相关处室。5、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为行业从业人员“充电赋能”。为了提高培训效果,今年的培训工作,我们采取“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方法开展,把区县一线管理人员和机构技术人员分开培训,按工作内容和需要制定培训课程,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1月23日,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全市房屋安全鉴定行业工作总结暨座谈会”,总结了2023年全市鉴定工作并对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进行了安排部署。3月14日、15日,为提高新入名录机构业务水平,组织14家新鉴定机构共计100余人,开展房屋安全鉴定业务第一期培训,并进行随堂考试,各机构纷纷反应培训效果好,收益多。5月30日、31日,开展2024年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培训会,全面提升一线房屋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6月21日组织全市26家鉴定机构,共计140余人,开展房屋安全鉴定业务培训暨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提升我市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合作成立“房屋安全与性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陕西中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共同签署“房屋安全与性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共建协议。主要目的:房屋安全检测与监测新技术新方法、房屋性能诊断与评价、房屋安全性能提升等,为工程结构的病害和健康诊断,进行结构加固和修复治理及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为以后在我市全面开展社区房屋医院工作提供借鉴。2、推动成立西安市房屋鉴定与维护改造专业委员会。为深化政企良性互动,为企业解决问题,为政府谏言献策,不断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心积极支持和配合行业成立“房屋鉴定与维护改造专业委员会”。指导成立筹备组,并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7月18日召开专委会第一届委员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委员会工作条例》、《委员会内部管理制度》、《主任委员工作制度》,同时由全体委员选举并通过了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下一步将继续指导专委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进行职业能力评定,提升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突出专业委员会的政企纽带作用,在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企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加强应急准备,为区县做好技术指导。为深入贯彻落实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鉴定中心一直以来坚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专家队伍,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各检测鉴定机构分别与我市的21个区县、开发区配对,出现险情后能够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技术团队携带相应仪器设备赴现场勘察,并提出科学、客观的鉴定报告或评估结论或处置建议。每逢节假日,我中心都制定应急专家排班表,并要求各值班专家保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做好准备。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指导各区县对全市重点场所进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共组织专家现场排查重点房屋建筑300余栋,并针对隐患提出整治意见。同时全面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响应,储备应急物资、建立专家队伍、制定专家排班和防汛抢险预案。在西二环路面塌陷、朱雀大街水管爆裂、公交六公司家属院楼体下沉等应急事件中能够及时响应,排危减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加强房屋安全知识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安全用房的自觉性。分别将房屋安全使用、房屋安全隐患、专家讲解房屋安全使用、专家讲解自建房四个主题,制作了四期“房小安说房屋”动画视频,群众反响普遍较好。通过视频宣讲、专家进社区解读、电梯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房屋使用安全宣传,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正确科学使用房屋的意识,避免出现房倒屋塌、伤人毁物等事故。5月30日、31日,中心联合灞桥区、未央区住建局于6月13日、14日召开现场宣传活动;6月28日,应高陵区住建局邀请,在高陵区开展房屋安全现场宣传活动;9月5日,参加西安住博会,设立宣传展台,向参观市民发放宣传册,讲解房屋使用安全常识。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虽然在2024年我们共同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鉴定报告复核时间久。在配合房管处进行鉴定报告复核工作时,需进行鉴定报告抽取、报告内审,现场检查,问题整改等多个流程,半年一次报告复核工作,每次鉴定报告复核工作时间长达两个月。为解决此问题,我中心与房管处沟通,进一步优化鉴定报告复核流程,主要针对存在问题较多机构进行抽检复核。二是局部鉴定问题。自建房建设过程中大多存在邻里共用伙墙问题,根据现行政策规范,房屋安全鉴定必须对整栋房屋进行鉴定,不能进行局部鉴定。中心近期接到多起12345投诉工单,主要集中在自建房伙墙鉴定问题,在对机构检查过程中,各鉴定机构也多次提出此问题,群众对于联排伙墙房屋必须进行整体鉴定,表示不认可不理解。为尽快解决,我中心已多次与房管处沟通,并聘请专家商议解决此技术问题。四、2025年工作计划:1、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发展动力。制定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上党课、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认真扎实地开展理论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真真正正地做到学深、学细、学实,真思考、真领悟、真实践,营造“比学赶帮超”干事创业良好氛围。2、抓好职责定位,找准发展方向。随着我市既有房屋数量逐年增加,以及被列为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我市房屋安全管理与鉴定工作愈加重要,为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按照市局工作要求,我中心将逐步从业务向管理转型,按照市局制定的《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逐项落实我中心工作任务,同时,根据任务需求的变换,逐步完善中心各项工作制度,依靠理论指导,不断做好向管理转型工作。3、继续做好鉴定机构管理工作。一是在综合业务网络平台查看鉴定机构上传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二是对各鉴定机构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年度鉴定机构信用信息评价。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鉴定机构信用信息评价办法,适应目前对鉴定机构的发展管理。4、积极办理信访投诉件。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态度,认真办理每一件群众诉求事项,确保切实妥善地解决群众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5、指导专委会发挥作用。指导专业委员会发挥好政府、行业机构、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做好房屋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之间有效衔接,为我市在房屋安全鉴定检测方面答疑解难,为制定我市各类规范标准等提供技术支持等。6、推进研究中心开展工作。房屋安全与性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根据房屋社区医院需求,指导研究中心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完善科室设置。7、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做好房屋安全管理。结合目前我市城市更新工作,我中心将不断发挥技术特长,一是指导帮助区县做好房屋摸底工作,对我市既有房屋数量、年代、质量、修缮及改造情况等进行摸底统计,建立健康档案,及时预判和处置问题,让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有抓手有效果。二是为区县提供技术支持,全面加强大跨度房屋建筑、居民自建房及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和C、D级危房的整治管理,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结合城市更新,城市体检工作,依托高校、专业机构、专家人才等,成立“社区医院”,帮助群众诊断房屋安全隐患,解决房屋安全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