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指导协调、调度全县营商环境工作。 | |
住所 | 靖边县政府办公大楼718室 | |
法定代表人 | 崔飞 | |
开办资金 | 6.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万元 | 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活动营商环境方面:(一)精心谋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根据《榆林市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专项行动方案》文件要求,结合靖边实际,草拟了《靖边县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持续做好营商环境突破年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实施目标、时间节点、牵头部门等关键内容,按月将《榆林市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专项行动方案》《第一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借鉴工作》《陕西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榆林市落实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共102项具体工作任务在榆林市营商环境任务调度平台进行调度,目前已完成10期共800余次任务调度,填报率100%。(二)加强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实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级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函》,扎实推进营商环境领域问题整改工作,今年涉及全县审计问题10个,退回转供电加价费用20户9534.79元,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三)开展“小切口”改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试点工作,我县在“政务服务六化标准建设”和“项目审批专班”两个方面进行了“小切口”试点改革,目前按照改革措施,全部完成;向市营商办推送“双周五长项目调度制度”“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专班”“打造效能税务,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等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8例,向省级部门推送1例。(四)畅通投诉渠道,保障群众权益。设立“0912—4634111”投诉热线,安排专人24小时接听,确保群众投诉及时回应;同时利用线上投诉平台,如“榆林营商”“靖边营商环境投诉建议码上办”,方便群众网络提交投诉;规范办理程序,受理投诉后及时专题研究,依规处理;受理各类问题线索11个,办结10个,1个在办,督促偿还企业欠款46.5万元。(五)强化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氛围。开展《陕西省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第三方评估网络调研问卷填报工作,完成省级营商环境经营主体满意度调查问卷共2000多份;印发营商环境突破年简报38期,向市级部门推送22篇,其中被市级采纳报道9篇;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社会面宣传活动4次;在政府门户网营商环境专栏发布突破年专题报道18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窗口评价器、大厅LED屏等多种方式宣传“榆林营商”和“靖边营商环境投诉建议码上办”,共发放宣传彩页10000多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印发了《靖边县2024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靖边县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巩固和完善信用体系基础建设,全面建立分级分类制度,以信用为基础划分各行业等级,持续不断扩大信用报告、“信易贷”“税银贷”影响力,截止目前,共录入个体信用报告3060余份,“信易贷”平台注册3312户,“秦信融”平台注册量2180户,为企业保驾护航。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粮食、电力建设、招标代理、物流、煤矿、化工、绿化、房地产、物业、设计、客运等49个行业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招标投标、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政府性资金项目安排、国有土地出让、评优评先、融资授信等领域嵌入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办理流程,依法依规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政策机制。二、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24年,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在加快项目落地、部门协同联动、主动服务项目、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一网通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6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年市场主体保有量3.7万户,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0个、引资额260.58亿元。在“政务服务六化标准建设”和“项目审批专班”两个方面开展营商环境“小切口”试点改革,向市营商办推送县审批局、县税务局和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8例,推动301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审批,基本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持续推进“大厅之外无审批”,设立“靖快办”企业开办专区,建立6个“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推行政务服务“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工作规范,累计办结各类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事项、便民事项184889件,评价103132余次,满意度100%。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协调职能部门推进营商环境工作存在困难,没有督导检查等行政权利,在调度全县各部门过程中存在“部门号令部门难”的等问题。二是宣传工作不足。营商环境简报素材质量欠佳,部分部门对待宣传工作仅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实质性举措与成效,既无典型案例,也无详实数据支撑;营商环境宣传经费不足,宣传形式较简单,只通过营商环境专栏和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在宣传经费容许下,预计通过拍摄宣传片进行全面宣传营商环境“靖快办”品牌。三是巩固省级信用示范县成果工作不足。在信用建设惠民便企应用方面,因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原因,“信易+”惠民应用场景上发力不够,需在重点民生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机制,退出多项守信激励惠民措施,然后“信用有价”真正走进市民生活。(二)改进措施一是深入推进重点任务。部分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重点任务还需深入推进,如“高效办成一件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红蓝章”审批、“解决阻工问题”等。二是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突破年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主要从注重总结工作成效、提高简报素材质量、积极对接主流媒体、加大投稿发稿力度、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入推广投诉举报码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宣传对工作的推动作用。三是以省级信用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持续巩固社会信用示范县创建成果,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为目标,结合指标任务打好基础,重点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评价、信用承诺使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双公示”数据报送质量等工作领域有所突破,不断提升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中心将紧盯营商环境突破年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表国家和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对标先进县区典型经验做法,对接省市出台的系列政策举措,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把一整套优服务、添活力、引投资、强动能的硬核举措落细落地落实,持续打造环节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靖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完善营商环境助推重点项目建设联动工作机制,夯实部门主体责任,下茬解决阻工问题,重点排查重大项目、新能源等规划用地的土地权属纠纷,限期完成界限划定。二是建立营商环境涉企问题台账,以钉钉子精神“一账通管”跟踪问效,紧盯项目审批、行政执法等关键岗位、关键人,扎实推动作风转变。三是集中攻坚突破改革难点。加快打通数据壁垒,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高营商环境任务调度平台、项目审批平台等应用水平,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感受。四是加强突破年宣传工作。协调各部门积极对接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主流媒体、地方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发布新闻稿件、专题报道等,宣传“突破年”的重要信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