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新城区>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11 09:42
单位名称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义务教育;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东四路40号
法定代表人 徐辉
开办资金 171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5万元 1270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度,我校领导班子在区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据教育发展大势、地区教育资源布局,精准锚定系列目标,从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到丰富校园文化、强化德育成效成果斐然。1.规范办学行为,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学校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和省市教育部门的各项规定,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等,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引导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提升自己,化育学生,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利用教师节开展优秀个人和集体评选活动,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隆重表彰,传播正能量。2.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是组织开展老师学习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给每位老师配发了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新高考、新课程、新评价系列知识100问,以便老师全面了解、精准把握新高考、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学习具体分自主学习和利用教研组会集中培训学习两个阶段展开,力求把握新课标的亮点,找准课程改革新的发展方向。二是落实教师梯次培养。2024年9月19日,开展2024年度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青蓝工程”活动,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三是加强学习交流,注重培训。2024年先后安排教师参加省市专题培训活动、安排津宁陕三省名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3.实施新课标,以教研促课堂改革。为构建高质量课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立足我校教学实际,4月份开展了“第二梯队教师培养”暨“新课标、新课堂”教学评优活动;5月份开展了青年教师微课大赛;10月份组织安排老师参加2024年西安市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2024年11月开展了“第三梯队教师培养”暨“创新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共33位教师参加。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德育工作见成效。德育工作始终坚持和严格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学典礼、新生军训、家长会;祭英烈参观“八路军办事处”;十月秋季运动会,期中考试后的班主任工作会议及家长会、家长讲堂;十一月协同总务处、安保处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及冬季消防教育活动,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的“法制进校园”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十二月份“国防教育进校园”“元旦联欢会”等等。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全校各班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班主任兼做学生心理咨询教师,解决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处理青春期常见叛逆言行。由专业心理老师,定期解决学生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并做好咨询记录,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和疏导,做到一人一档案。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心理健康漫画、手抄报以及三次心理健康家长讲堂等系列教育活动,助力学生放松心态,积极规划好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6.环境提升改造,优化办学条件。后勤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校园设施建设上,完成体育器材室、教学楼等多处翻新改造,还加固花架、养护绿植,校园面貌一新。后勤教学保障秉持服务一线理念,每日巡检水电、照明等设备,及时修护班班通设施,圆满完成各级考试后勤任务。全面检查更换消防设施、用水与报警设备,检修应急照明,排查诸多安全隐患,安装窗户限位器。汛期强化值班、排查隐患。垃圾日产日清,防治病媒生物。财务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合规,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7.强基固本,守好校园安全“责任田”。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门卫规范管理与监督,建立了进出校园登记制度,对于来访者进行实名登记。结合学校发展以及当前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增了一些针对性的条款,同时对《校园保卫管理制度》《校园巡逻制度》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明确了各项安全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利用国旗下演讲、班级微信群、主题班会等渠道,定期发布安全制度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常态化宣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中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学校多次召开了毕业年级教学专题会议,着重研究初三、高三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出台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中高考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2024届理科高考最高分624分,600分以上学生2人,一本上线率16.3%,二本上线率75%;2024届文科高考最高分548分,一本上线率45%,二本上线率80.5%;2024届中考上线率为52.8%。2.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公开课好评如潮。我校五位老师荣获新城区教学能手的称号;在新城区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张雯老师荣获高中组二等奖;在西安市首届优秀校园影视作品大赛中,影视教学作品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刘琪老师被评为“高中教育段教学新秀”;在2024年陕西省中学生生物竞赛中,胡雨晨同学荣获陕西省一等奖;刘露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6位老师的市级小课题已顺利结题,区级小课题也以进入结题程序。3.阳光体育强健体魄,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学校已形成以棒球、垒球、篮球、田径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垒球队在“奔跑吧•少年”2024年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棒垒球联赛中荣获U18组亚军,棒球队荣获U15组第四名,名次连续三年递进,并荣获赛事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篮球队在省市区比赛中表现突出,荣获2024年新城区中小学篮球比赛高中组第四名。4.多彩社团赋能,五育融合多元发展。学校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激励和引导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成立棒垒球、美术、经典诵读、英语、科技制作、桥牌、非遗、尤克里里演奏、历史、化学等多个活动社团,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开展系列主题团课,举办国旗下主题演讲比赛,严格入团程序,组建“校园环保先锋队”等志愿服务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活动服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新城区2024年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机器人足球对抗赛中学组一等奖、车辆模型挑战赛中学组一等奖、二等奖;多轴无人机足球对抗赛中学组二等奖三等奖;王小勇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牌。三、存在问题1.管理力度不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如迟到、早退现象未能及时严肃处理,使制度权威性受损。对于课堂纪律,老师常采取口头提醒,未采取更有效措施,导致课堂秩序难以保障。宿舍管理方面,对晚归、违规使用电器等问题,检查不频繁、处理不严厉,未能引起学生足够重视。这不仅影响校园秩序,还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后续应加强制度执行力度,明确违规处理流程,对违纪行为及时处理并公示,通过强化管理,营造有序学习生活环境。2.工作前瞻性不强。工作前瞻性不足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短板。面对学生问题,多为事后处理,缺乏提前预防。如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未提前构建完善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未早识别、早干预,待问题严重才介入,增加处理难度。在学业指导上,没能依据专业发展和就业趋势,提前为学生规划学习路径,学生面临选择时迷茫无措。3.工作精细度不足。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度不足,影响管理效果。在学生信息管理上,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准确,无法为个性化管理提供精准依据。组织活动时,对细节把控不到位,如场地布置、时间安排等考虑不周,降低活动质量。与家长沟通时,未能详细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家校共育效果不佳。四、改进措施1.加强师德建设,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修养的前提下,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加大师培力度,提高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2.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稳步推进“双减”,以初高三毕业年级为抓手,狠抓教学质量提升。3.立德树人,德育活动多样化,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校将继续以坚持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基层党建动态化培养、制度化管理、常态化工作为出发点,推进高效课堂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以更坚定的工作态度、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规范信息管理流程,注重活动策划细节,加强与家长深度沟通,从细微处入手,提升管理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精细管理、精心育人、精致课堂”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动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