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金台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宝鸡市金台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失业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符合条件人员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创业担保贷款管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事务代理。 | |
住所 | 宝鸡市大庆路6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韩广锋 | |
开办资金 | 37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金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82万元 | 99.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整合力量,夯实责任,强化组织抓就业1.分解目标任务。为夯实镇街抓就业工作的责任,年初将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任务分解下达给各镇街,定期进行任务完成情况通报,积极发动镇街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各项工作落实。2.积极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深入金河工业园、龙源工业园、宝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园区和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送资金、送用工等,做人社政策的宣传员、助企纾困的服务员、和谐关系的指导员和心系企业的协调员,解决企业员工招聘、社保经办等事项10余项。(二)主动作为,抢抓关键,聚焦重点扩就业1.做实城镇新增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097人,完成任务7000人的130%;失业人员再就业2511人,完成任务2050人的122.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2人,完成任务550人的100.4%。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人力资源公司组织群众赴外省市就业,通过工业厂区、农业园区、商贸街区、文化景区积极吸纳就业,卧龙寺、中山东路等设立便民摊点,以城市烟火气促进群众就业。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445人,完成任务4.2万人的108%。3.开展职业介绍促就业。发挥宝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公司集聚的优势,积极发动70多家公司通过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人事代理等方式,促进重点企业的招工,安置就业5万余人,解决企业招工难和群众求职难的问题。2024年发放职业介绍补贴47人2.35万元。(三)立足职能,精准施策,拓宽渠道促就业1.加大用工招聘力度。举办“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等线上招聘会3场,为企业和求职群众搭好就业桥梁,参聘单位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0.8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57人,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招聘。推广“金台就业”抖音号就业,粉丝关注2.5万人,每个工作日开展直播带岗,每天有数千求职者进场参会,坚持发布“每日一岗”,累计发布岗位7120个,让岗位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实施劳务品牌带动就业。依托金台区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了“宝鸡擀面皮师傅”、“西秦大姐”、“金台智造”等多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劳务品牌。“宝鸡擀面皮师傅”累计带动就业5万余人,成功创建成省、市劳务品牌,并参加全国劳务品牌展示大会,“西秦大姐”入选全国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3.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全年共发放贴息贷款22笔779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扶持创业人员43人,吸纳带动就业235余人,财政贴息约400万元;2024年应收到期贷款7952万元,回收7952万元,贷款回收率100%;追回以前年度代位清偿资金14.38万元。组织5户企业参加全市第8届创业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推荐的参赛项目“职来职往”APP荣获三等奖。(四)强化保障,逐步引导,全面帮扶稳就业1.就业帮扶显成效。线上失业人员登记审核741人,累计开展失业人员动态跟踪服务5057人,770多就业困难人员基本实现就业,“一件事一次办”服务245人,电话回访往届未就业大学生共计124人,向35位16至24岁失业青年开展1131服务,办理发放《就业创业证》448人,年审《就业创业证》103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2.劳动保障代理显温暖。累计托管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对象档案3万多份,2024年新增39份。申报各类退休人员319人,其中有视同缴费年限正常退休申报人数133人,无视同缴费限正常退休申报人数183人,特殊工种退休申报3人。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独生子女费手续预计302人,每月享受独生子女费36240元。3.公益性岗位兜好底。开发并管理公益性岗位194个,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39个,农村公益性岗位155个,足额按时发放补贴和保险共计84.9万元。12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坚持奋战在区级、镇街和社区的就业、社保、劳动监察等岗位上,严格按照协管员管理制度,规范招聘、合同、日常管理、解聘等流程,有力推进了工作落实。(五)聚焦难点,持续发力,强化监管保就业1.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规范。2024年开设技能(创业)培训班5期6个班,培训就业重点群体206人,70人取得技能鉴定等级证书。加强审核,完善资料,发放前期就业技能培训资金350余万元。2.全面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坚决贯彻严的总要求,实施政策宣传、资料审核、服务提升、资金把关、促进就业上“五向发力”有效措施,扎实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材料征收、审核、发放工作,为1400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862万元,确保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这项就业政策红利全面释放。3.严格就业资金监管。认真加强了技能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资金的监管力度,运用大数据比对、跨部门查询、资金公示等手段,积极进行对象核实、资金核对、过程核查,确保就业资金精准发放、安全有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失业工伤保险不断提标扩面失业保险参保960户2.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2.25万人的115.5%,失业保险征缴基金1300余万元,发放失业金920人873.98万元,代缴医疗保险费715人144.91万元,为15名农民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6.2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已达2300多户4.6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3.3万人的140%以上,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014万元,全年工伤保险待遇共发放约1017万元。做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衔接工作和陕西省社保一体化系统上线试点工作,为两个保险增加2名正式经办人员,重新设置岗位权限,加强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对接。(二)社保助企纾困作用凸显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保险费率政策,减免失业保险费约650万元,减免工伤保险费200多万元。落实免申即享的政策要求,通过网络审核企业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资金发放648户340万元;审核300多人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组织开展“社保工作进万家”活动,先后深入金河工业园、人力资源公司、企业等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活动,参加春风行动招聘会、走进奔跑者等集中宣传活动4场,主动嵌入产业园区、直达重点企业、重点人群,把工伤预防知识和失业保险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三)扎实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整治扎实开展社保基金三年提升行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以案促改等专项治理活动,成立领导小组抓推进,落实政策学习、警示教育、问题排查整改、制度完善等措施,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调整优化岗位设置,完善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运行、程序化推进、规范化落实。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技能培训人数较少。2.就业活动组织少。(二)改进措施1.提高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引入专业的培训师,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加强培训课程的实践性,让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以技能达到就业的目的。2.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活动,吸引更多求职者关注和参与。提升活动组织能力,加强就业活动策划和执行能力,确保活动流程顺畅,场地布置合理,后勤保障到位,从而提升就业活动的整体质量和吸引力。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以积极打造“金质服务、就业金台”品牌,以“五抓五重”为重点,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就业和社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抓平台,重对接。借助宝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金台零工市场、“金台就业”抖音号的平台优势,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企业与劳动力、学校与政府的精准对接,深化业务联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智慧招聘、智慧就业,继续开展“零工早市、招聘夜市、岗位超市、就业集市”促就业活动,提升金台就业工作的影响力。(二)抓政策,重落实。紧盯“1+4+2”就业指标考核体系,全面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创业促进政策,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降低保险费、失业金稳岗返还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就业技能水平;积极开展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工作,推进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三)抓人群,重帮扶。紧盯重点就业群体,积极开展“1131”行动,分门别类开展就业帮扶。对失业人员每月跟踪服务,进行回访帮扶;对就业困难人员,积极推荐岗位,积极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四)抓社保,重监管。持续开展社保领域专项整治,积极落实基金安全人防、制防、技防、群防、联防要求,加强业务审核强度,加大数据比对力度,实施岗位权限制约,及时、精准落实失业和工伤保险待遇。进一步强化风控介入、业务抽查和数据稽核,全面强化全流程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五)抓服务,重基层。统筹三级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作用,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做好各项政策宣传,不断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打造“金质服务、就业金台”品牌。积极发动村(社区)、镇(街)稳就业、促就业的作用,发挥了解民情、知晓就业状况的优势,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向群众推荐就业岗位,发动辖区企业带动就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