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信访接待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区来信、来电、来访和网上信访事项。 | |
住所 | 咸阳市渭阳中路一号秦都区政府一楼东 | |
法定代表人 | 孙涛 | |
开办资金 | 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信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75万元 | 8.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秦都区信访接待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咸阳市秦都区信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度工作情况(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信访接待中心领导班子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保持全区信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一是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年开展集中学习50余次,专题研讨3次,观看各类讲座和专题片20余次,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为常态。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按照区委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推动信访干部努力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搭建平台促履职,主动服务工作大局。今年以来,我们紧扣信访工作法治化目标任务,强化平台建设,健全制度体系,突出规范运行,努力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提质增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分管领导靠前推动,提交区委常委会定期研究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先后召开16次信访工作协调会、联席会议压茬推进,确保信访工作法治化各项任务高效落实。二是建好制度机制。对标落实中省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意见》和《规范指引》,制定“3+5+6”制度体系及配套文件39个,以制度机制保障信访工作法治化有章可循。三是建强阵地平台。建成1700平米的区综治中心,集“接、调、办、诉、援”等功能于一体,增加调解功能,增强服务功能,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四是建优信息系统。研发信访工作法治化数智平台,整合“12345便民热线”、网格化管理等数据,实时更新数据,定期分析质效,实现各类信息归口管理、一网调度。(三)感悟初心扛使命,“晴雨表”作用有效发挥。围绕“落实新条例、推进法治化、构建大格局”的年度工作主线,聚焦“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的目标,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一是强化源头治理。紧盯“惠民生、解民忧、防风险”,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力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下基层解决问题,全面掌握矛盾风险底数,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二是注重访调结合。把依法规范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建立《依法分类受理制度》《转送交办制度》,分清性质、明确管辖、精准转送交办。坚持调解优先,在区综治中心入驻各类调解力量开展多元调解,10名司法所长轮流坐班“精专调解”,50名金牌调解员提供“点单式”调解服务。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2024年,我区社会面总体情况稳定可控,中央信联办督办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事项45件,已全部按期办结,办结率为100%;信访件及时受理率为100%,按期办结率为100%。实现了中、省、市、区各级“两会”、全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和省、市重点项目观摩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信访稳定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在秦都举行的全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肯定,目前已接待29批500余人来秦观摩学习,通过互学经验做法,达到了共促共建的良好效果。三、存在问题目前信访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街办及区级部门工作人员在网上案件受理、办理方面存在不规范,出现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的情况,上级交办、督办案件办结汇报不及时、出现拖延现象;二是部分突出信访问题责任单位化解力度有待提高,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存在差距,导致群众重复信访情况增加。三是信访干部规范化办理业务的专业能力、法律政策的应用能力、聚集访的疏导能力、信访矛盾的化解能力、预警预测的研判能力、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整合资源力量的协调能力等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一是通过开展集中培训、轮岗学习、印发《依法分类受理制度》《转送交办制度》等形式加强对各街办、各部门信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推进信访法治化工作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对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二是强化网上信访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信访群众进行网上信访,重视初信初访,不断探索和推行“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提高群众满意率,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信访工作模式。三是强化制度约束。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制度,强化对各街办及区级相关部门信访工作考核机制,并将考核指标进一步量化和具体化,进一步落实任务、夯实责任,推动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努力践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信访政治责任。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强化网上信访工作培训力度。加强各街办、各相关部门信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受理、办理信访案件,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信访干部业务能力及水平。(二)持续攻坚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着力化解突出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进一步发挥“领导包案+工作专班”作用协调化解信访突出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定期研判分析解决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推动问题有序稳妥化解。(三)树立“如我在访”理念。结合信访工作考核指标,切实提高一次性化解率,确保受理、办理案件的时效要求和办理质量,推进实质化解。对于受理的信访事项,积极引导信访人和责任单位严格按照“法治化路线图”走下去,同时,加强与纪委、政法等部门的联系,强化监督追责。督导责任单位要依规依法妥善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做到程序规范、实体到位,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四)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契机,结合法制宣传日和领导下访、接访等工作,向群众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不定期面向社会开展法制讲座、典型事例剖析等活动,逐渐引导信访人员有序、依法信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