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渭河综合治理保护中心(岐山县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

岐山县渭河综合治理保护中心(岐山县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1 08:22
单位名称 岐山县渭河综合治理保护中心(岐山县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渭河生态区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渭河综合规划和生态区治理保护规划编制;岸线管理、滩涂利用专业规划参与及技术指导;渭河建设任务实施;生态区保护、服务、文化教育和技术研究工作。
住所 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社区
法定代表人 范宏军
开办资金 1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8万元 2.94万元
网上名称 岐山县渭河综合治理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县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创建强制度,顺利创建标准化。一是对照堤防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由熟悉业务的副主任带头,根据各人工作实际分类负责。采取自查资料、自己整理,定期组织交流、相互查缺补漏、整体推进的办法,自主完成5类38项164个指标的内业资料修订整理工作。二是以“三册”编制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共修订完善各项制度3类59项,优化完善相关管理事项的范围内容及操作程序9类16项。通过“三册”及各项资料的完善整理,既提高了资料的实用性、增强了制度的操作性,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业务水平。三是在完善内业资料的同时,加强堤防工程管理。10月15日至10月16日,省水利厅专家组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整体评价,渭河岐山段堤防工程管理达到了省级一级标准,顺利完成标准化创建任务。同时,专家组对我县渭河堤防工程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四是加强档案室建设,健全档案制度规范,完善档案室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管理水平。整理归档文书档案92件,项目工程档案120卷,照片25张,音视频档案15件。目前正在完成档案数字化,已完成3卷。档案室建设及档案管理情况在省市相关部门调研中获得了好评。(二)抓日常强管护,推进管理规范化。针对渭河岐山段堤防工程运行时间长、设施老化、管理基础较差的实际,重点规范操作行为,强化日常巡查管护。一是在春秋两季开展两次堤防绿篱修剪、杂草清理、路面修补,历时50余天,出动人力700余人次,确保了河堤绿化美化,为全市自行车赛、省级标准化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维修、更新破损限高门、视频监控、亮化绿化设施,确保行人、行车安全。年内共开展巡查156次,维修限高门76次,更新限高门6次,报警处理灯杆、绿化带损毁15起。拆除不合格围挡7处,封堵下堤路口5处。三是加强涉河管理,持续开展清“四乱”工作,确保河湖安全。实地勘察涉堤建设项目4个,其中落实备案管理1个,提供建设建议1个;采取河堤巡查、群众举报、联合执法等方式,有效遏制了河道采砂行为,年内发现非法采砂2起,其中公安部门立案查处1起;联合国土、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与涉河镇村一道开展禁耕禁牧综合治理,发放整改通知书1份、宣传资料1000余份。(三)抓善后强谋划,推进最后一公里。针对项目实施早、间隔时间长、分包单位多、纠纷隐患多、现场验收难的情况,我们克服畏难情绪,勘现场、查资料、看证据,依据招投标资料逐项检查确认工程量,尽力推进项目后期资料完善、验收审计工作。年内完成渭河岐山县蔡阳大桥至龚刘大桥段综合治理工程3号橡胶坝项目审计工作,正在完成渭河生态区百里画廊岐山段滩面治理工程整改项目、渭河岐山段左岸滩区水生态修复防护水毁恢复(一标段)项目验收工作。同时,为了提升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减少火灾隐患,确保行洪安全,积极谋划项目支撑。年内申报中省水利发展资金水利风景区设施设备维修养护项目1个,渭河滩区综合整治提升项目1个。(四)抓安全强稳定,防汛管护两不误。一是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方案,修订完善景区度汛预案、应急预案等,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宣传。汛期来临前,在人员密集区、下堤路口新设更新标志标牌,悬挂条幅,利用广播宣传车开展安全警示提醒宣传。年内更新标志标牌33处,其中简介牌2个、指示牌4个、警示牌30个;悬挂条幅10条。三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汛期在常态化河堤巡查基础上增加巡查频次,加大堤防工程、景区设施、跨河建设、车辆用工等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排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确保安全生产两不误。针对日常管护中隐患最大的保洁人员年龄大、无意外伤害保险的问题,及时与所有保洁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更新更换保洁车辆,分年龄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清除了用人方面的后顾之忧。与公安部门、涉河镇村应急疏散河道捕鱼群众近千人,及时联系消防部门河道灭火10余次,均未发生不安全事故。四是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保持军人事务局、信访、公安部门信息沟通,掌握重点人员动态,及时消除力所能及的隐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有效提升渭河及其支流的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减少洪水灾害损失,规顺河道、减少河槽的摆动。保护渭河两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及生态旅游、运动健身环境,对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民生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管护经费不足。渭河岐山段工程设施普遍老化,下堤路口多,管理任务重、难度大,现有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管护。二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在职6名干部职工中,仅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正常的工作需要。三是堤防工程管护及信息化存在明显短板,视频监控、实时观测、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等基础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标准化的堤防工程管理制度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地落实,促进堤防工程管理真正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二)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及时整改。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干好承担的各项工作。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强化以学促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加强项目建设,以项目为牵引,进一步提升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强巡查管护,以落实“三册”制度措施为主,加大幸福河湖创建力度,优化保洁队伍,进一步推进堤防工程管护标准化。四是加强安全生产,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做好重点人员管控,进一步提升渭河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