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勉阳中心卫生院(勉县勉阳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卫生监督、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等。 | |
住所 | 勉县勉阳镇高潮村 | |
法定代表人 | 唐晓宏 | |
开办资金 | 5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69万元 | 17.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勉阳中心卫生院(勉县勉阳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有变更登记的事项:将单位名称由勉县勉阳中心卫生院变更为勉县勉阳中心卫生院(勉县勉阳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将单位经费来源由财政差额补贴变更为财政全额预算。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在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现将业务工作总结如下:(一)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一是传达学习了各级会议精神;二是在提质增效,抓好“12345”投诉应对和提升服务质量上想办法,坚持服务群众、热情接待、文明用语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三是结合医疗、医保、乡村振兴、安全和殡葬领域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建立风险岗位和问题线索整改台账、转岗、诫勉谈话、签订承诺书等办法,营造良好的环境。四是结合警示教育,通过我县和外县的典型违规违纪违法案例教育党员干部职工,增强了针对性和教育深度。(二)稳妥推进巩固衔接、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我院扎实开展工作:一是每季度配合镇村开展了脱贫户及三类人群慢性病及大病随访。现大病管理需持续救治的4人,在册管理12人、转慢病或健康签约45人,共计61人。高糖结精四病管理及签约人数181人。二是积极开展涉及巩固衔接和乡村振兴的医疗医保政策宣传。印制和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政策须知口袋书300本,制作宣传展板40余面,使群众知晓医疗医保报销政策和流程。三是7月份起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筛查出县医院、县骨伤科医院中未执行先诊疗后付费的人员3名,并进行反馈整改。联合县中医院在马营社区开展了义诊宣传活动,接诊及受咨询群众300余人次,发放药品180余盒,发放健康宣传资料600余份。(三)努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一是院内开展了各种业务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急诊急救、院内感染防控、医疗废物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和宣传。二是积极参加省市县及医联体单位举办的各类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三是落实合理用药管理,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四是采取送出去迎进来的方式,到省市三级医院规范化培训2人,新招录中医康复师1人,村医2人,为医院发展储备了力量。(五)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各项指标。1.免疫规划:2024年新出生儿童174人,建卡建144人。全年共接种一类疫苗5275针次,二类疫苗1861针次。春、秋两季开学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共查验接种证5900本。查漏补种成人乙肝(1967-1974年出生)514剂次;脊灰(2018.1.1-2019.9.30出生)551剂次。2、传染病防控:全年共上报传染病8例,其中甲类传染病0例,乙类传染病0例,丙类传染病3例,其他类5例。所有病例均开展了病例随访及相关学校疫情处置工作。每月开展HIS系统门诊日志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发现1例漏报和因勾选错误导致诊断为传染病的3例,及时进行了补报和情况说明。开展村医及本院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控、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控培训,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受众190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3、健康教育:按照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发放、音像资料播放、宣传栏更换、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五个模块开展工作,全年共发放印刷资料12种共23000余份。每月更新音像资料播放内容,按天滚动播放,共播放音像资料25种2520小时。每两月更换一次宣传栏,共6期12个版面。全年共开展讲座12次,听课人数达2600人次。重大宣传日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24次,受众2800人。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居民电子档案34326份,电子建档率98%;全年新建档案204份,居民电子档案开放31000条,开放率90.3%。5、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全辖区内0-6岁儿童3550人,健康管理3512人,管理率98.8%。其中0—36月龄儿童1007人,健康管理999人,健康管理率99%。6、孕产妇健康管理:全辖区产妇总数186人,活产188人,(2例双胎)。产妇系统管理186人,系统管理率100%。住院分娩186人,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186人,产后访视率100%。本年度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五色管理,高危产妇数121人,高危产妇管理数121人,高危产妇管理率100%。7、老年人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共体检3916人,体检率67%。今年新增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对辖区65岁以上自理评估9分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评估和2次健康服务,已完成90人的健康评估和2次健康服务。8、特殊慢性病健康管理:高血压: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2980人,健康管理率40.91%,未达标(42%)。所有患者完成至少四次随访及一次体检的任务,并按时完成信息平台的录入。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今年管理糖尿病患者1014人,健康管理率36.24%,已达标(34%)。所有患者完成至少四次随访及一次体检的任务,并按时完成信息平台的录入。卫生监督协管:辖区共管理112家单位,其中中小学校6家,全年巡查12次,幼儿园11家,巡查22次,水站10个全年巡查20次,村卫生室18家全年巡查72次,个体诊所4家,全年巡查16次。公共场所2家全年巡查8次,食源性疾病18家共巡查72次,计划生育18家共巡查72次,职业卫生24家共巡查48次;全年共计巡查342次,各类宣传7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参与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4671人,占老年人群总数的80.4%,0—36月龄儿童参与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982人,占总人数85%。11、结核病防治工作:结核病管理按照培训、宣传、转诊推荐、追踪、管理等五个模块开展工作。全年共转诊可疑症状者26例;追踪患者2例;管理患者8例,均按随访频次要求定期进行随访,规范填写随访记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积极进行网上申报和集中采购基本药物。全年累计采购基本药物211万元,其中中心卫生院118.7万元,村卫生室92.3万元,集采药品40.2万元,让利群众31.65万余元,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同时,通过考核拨付村医补助资金112786元,剩余资金正在拨付中。加大辖区卫生室药品采购监管力度,及时完成药款结算,使辖区群众享受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惠。加强医保政策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制作了医保政策宣传彩页,并签订了医保定点单位协议,设置宣传栏、补偿公示栏、投拆举报箱,大力开展欺诈骗保案例宣传月活动,积极推进了医保码和追溯码的应用,不断规范镇村医疗行为。全年本院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报销13727人次,报销金额26.32万元,慢病报销2867人次,报销44.84万元,两病报销39人次,报销1522.83元。大病保险报销4600.76元;医疗救助19208.78元。城镇职工1609人次,个人账户报销40204.63元,统筹报销32542.85元;县境外住院20人次,报销63591.8元。辖区村卫生室报销9073人次,报销金额22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2024年,在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尽管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群众提供了健康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职工思想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几年医院新招录职工10余名,职工岗前培训不到位,出现打架斗殴现象;二是领导班子成员协作实干精神差,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没有深入一线抓工作,光指挥不实干,光动嘴不带头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业务开展没有特色,满足于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及职工思想道德作风教育整训活动,不断提高纪律意识。要求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严守工作纪律,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奖惩制度,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依托医共体上级单位,抓住创建中医药示范县的契机,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打造自身特色品牌。发挥基层单位程序简单,服务便捷的特点,开展常规化健康体检、慢病体检及公共场所体检等工作,带动辅助科室发展。有计划的开展医务人员业务轮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二)理清公共卫生工作短板弱项。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针对上级提出的问题建立台账,逐步规范工作流程和强化工作责任心。认真落实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工作职责考核考评,加强对村级工作的督导。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三)严格落实医保政策。加大对医保报销政策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加强村卫生室的监管,严肃查处欺诈骗保等违法违纪行为。(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好对已脱贫户及“三类重点人群”的四不摘工作,积极开展慢病随访和大病检测工作。做好健康帮扶政策和医保帮扶政策的宣传,使群众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证书编号:43604584061072511C2101有效期限: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