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保障。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农技推广、植物检疫、农药管理、肥料管理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培训;负责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工作;做好农村经济调查、统计、分析;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指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村土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查、调处;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等。 | |
住所 | 旬邑县崔家河保障房 | |
法定代表人 | 柴慧斌 | |
开办资金 | 75.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77万元 | 70.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8月对法人进行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深化农村合同清理,在初步完成合同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压实责任,强化调度,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截止目前,共收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7128份,村均收集合同39.8份,审查合同7128份,审出问题合同6214份,整改合同6214份。二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制定《旬邑县2024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省级家庭农场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等,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经营主体生产难题,累计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三是持续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制定《旬邑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组织技术人员赴镇办指导业务人员规范使用“陕农经”信息化管理平台,截止11月底,录入当年凭证数量4031份、资产卡片3979份、合同1015份,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四是严控农村土地流转,印发《旬邑县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实施方案》,对辖区内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进行摸排统计,积极开展土地仲裁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累计现场咨询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五是精准数据采集把关,完成2024年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报表、农村合作经济年报、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2024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季报表、2024年农产品物价信息半月报等农经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做到了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六是护航粮食生产安全。实施粮食绿色高效提单产项目,建设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2万亩。经市级交叉测产验收,百亩平均亩产852公斤,亩增产143.1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817.5公斤,亩增产108.6公斤,综合考评得分98分。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1.69万亩,小麦总产2.165万吨,春玉米总产18.29万吨。开展机艺融合试验,建立玉米高产宜机收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点1个面积135亩,开展玉米密植“5335”示范5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150亩。经市级交叉测产验收,玉米平均亩产502.1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03.2公斤。七是促进土肥高效利用。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面积22.78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面积1.42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5.3%以上。完成春玉米新型肥料施用、机械深施和农民习惯施肥等化肥利用率试验3个,“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关键产品”试验示范1个。建立“三新”示范田3000亩,推广玉米缓控释配方肥,示范带动全县农作物化肥减量使用。全年采集土样180个,化验分析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900个样次,制定并张贴村级配肥方案180份。抓好省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定位监测工作,完成2024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建成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位10个,编发土壤墒情简报29期。八是守护农业生态安全。实施苹果全生育期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建设项目,建设苹果病虫绿色防控试点面积5000亩,优果率提高13.4%。利用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各类作物病虫草害监测调查100余次,编发《病虫情报》9期。购买社会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面积3.68万亩,其中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示范区1.6万亩,带动群众开展零星麦田群众自防面积5.23万亩。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防控面积24.93万亩,其中无人机统一飞防面积1万亩,秋粮重大病虫害统一飞防1.08万亩。开展鼠害监测防控工作,采取毒饵法统一灭鼠示范面积1000亩。开展苹果蠹蛾监测防控工作,设置监测点8组51个诱捕器,共监测25次,诱捕害虫736头。开展检疫性有害生物田间普查16万亩次,发现苹果黑星病发病面积3.5万亩。九是抓实关键技术推广。扶持设施蔬菜高标准保供基地建设5个,示范推广设施蔬菜“三改一提”技术370亩、高山露地菜“一新二改三化”技术4880亩,扶持高山菜示范基地建设2个,提升高原山区蔬菜周年保供能力。组织技术干部加强高山菜和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指导培训,推广高山菜绿色生产“一新二改三化”技术和设施蔬菜“三改一提”技术,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20次,培训4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8.9万吨,其中高山冷凉菜面积3.69万亩,产量7.38万吨,设施农业面积0.3023万亩,产量1.52万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1.69万亩,小麦总产2.165万吨,春玉米总产18.29万吨。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防控面积24.93万亩,其中无人机统一飞防面积1万亩,秋粮重大病虫害统一飞防1.08万亩,示范带动全县玉米“一喷多促”暨病虫防控,确保玉米生产安全。三、存在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现有技术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影响单位工作开展。二是单位体制建设不够完善,上下级联系业务不顺畅。二是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干部职工大胆创新、善于创新方面做的还不够,工作思路不够宽、工作方法不够活,还存在按部就班的现象。四、整改措施一是多方协调,通过公开招录、竞争性转任等,为我站选拔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力量。统筹全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加强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培训。二是加强职工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坚持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化管理,在完成合同清理规范基础上,持续巩固取得成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全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20个。二是依托“陕农经”平台,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协同金融机构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水平,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利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指导与培训力度,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增培育,不断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及规模,提升其联农带农水平。全年新培育家庭农场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四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尽快完成我县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工作,探索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推进我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电子化管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为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规范有序的财务保障。五是稳定粮食面积,坚持提高单产和品质并举,推广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粮食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5万吨以上。六是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集化验土样300个,推广配方施肥面积55万亩。七是坚定不移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推广苹果、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200万亩次。八是巩固化肥减量增效成果,完成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5个,农户施肥调查100户,以三大主栽作物(小麦、玉米、苹果)为主,发布作物肥料配方,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建设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1500亩。九是培育农业科技领头企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全年蔬菜面积稳定在4万亩,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十是开展玉米、小麦、苹果等农作物苗情、农情、墒情、虫情等监测调查,及时准确报告监测信息,编报《土壤墒情》24期,《病虫情报》10期,帮助群众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全省蔬菜及设施农业信息监测先进集体全市园艺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植保植检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