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艺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创作相关培训、业余文艺创作组织、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 |
住所 | 华阴市岳庙步行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王妮 | |
开办资金 | 1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华阴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万元 | 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华阴市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馆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和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今年,我馆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作用,深入基层,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繁荣、多出精品力作,创新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文化传承、艺术普及、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免费开放力度,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组织举办“春到万家˙魅力华阴”新春义墨进万家活动,走进华阴市各个镇办、村(社区)的共14个分馆基层服务点,为群众送出春联1000余幅;于元宵佳节成功举办,第五届群众迷胡大赛决赛,本届迷胡大赛共有110人报名参加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20位选手进入决赛,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戏曲盛宴;组织举办“第九届秋千文化旅游节”;4月20日,举办了“养乃世家杯”陕西省第十届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华阴海选赛;“大地欢歌˙文化进万家”华阴市文艺社团下乡巡演28场次,辐射带动了4镇2办15个社区,受惠群众11000余人;5月20日,举办了“黄河华山家在渭南”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华阴分会场暨华阴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演出了精彩的老腔、迷胡、扑蝶等非遗节目。宣传周期间,以“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主题,举办了书画展、群众文艺培训、下乡巡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6月5日,举办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华阴市展示展演暨非遗购物节系列宣传活动。现场对华山烙画、华山老腔老酒、华山党氏烧伤膏三个华阴市第六批非遗项目进行授牌;6月30日开展了“大地欢歌--华阴市庆七一主题活动”;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文艺演出;9月10日-16日,华阴市“弘扬延安精神共庆盛世华诞”主题书画展在文化馆四楼展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发展历史、传承延安精神、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为喜迎建国75周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9月13日-9月17日,组织了月满中秋˙“遗”脉相承非遗展演暨“结对帮扶˙文化同行”惠民演出活动5场;9月27日,由文化馆牵头,联合举办了“盛世华诞心系公益”华阴市文化馆迎国庆文艺晚会活动;举办了“喜迎国庆盛世中国”华阴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展现了华阴群众的精神风貌,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9月30日-10月6日举办了“华阴那些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老照片展,本次展览共选出了104幅具有不同时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珍贵老照片,记录了时代变迁,见证了社会进步,让老照片重新焕发他们的价值,同时更为了展示华阴地方的历史、传承地方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通过生动形象的老照片对华阴的过去有更深刻地认识;10月11日,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文化惠民活动,为华阴市中心敬老院的老年朋友们送上了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深切祝福。10月25日-11月15日,“影”˙盛旭彬皮影画作品展在华阴市五馆一中心文化馆二楼展厅隆重开幕。二、社会效益情况今年,我馆以创新群众文化形式为重点,找准文化馆组织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入点,找准能够有所作为、干出特色、取得实效的着力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共享文化成果。1、总分馆制稳步推进。今年新增了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分馆,目前全市共有13个分馆12个基层服务点。依托分馆文化阵地先后举办了“春到万家˙魅力华阴”义写春联活动;“春到万家”系列活动;“大地欢歌”、“我们的节日”群众文化活动以及班社下乡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协助完善了各镇办(社区)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委派业务干部深入基层,对各文艺社团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了文化馆分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2、加强宣传,提升影响力。在微华阴、华阴文明网、华阴文化、渭南文化、今日头条、陕西时代网、陕西、渭南公共文化云、喜马拉雅等公众号上推送稿件140余篇,点击量突破10万人次。不定期在文化馆网站刊登我市大型活动的动态和馆办活动的信息,保证网站正常运行。充分利用“华阴市文化馆”公众号及“华阴文旅”美篇推送信息137期,进一步提升了我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良好的形象。3、常态化开展进景区、进校园活动。市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68场,岳庙初中、卫峪中心小学、黄河学校、城关幼儿园等学校在迷胡剧团和文化馆开展研学活动10余场;继续推进非遗项目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开展非遗进景区等相关工作,今年以来共计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70余场,推动将非遗知识纳入教育体系。4、创新性开展“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华阴市展示展演暨非遗购物节系列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通过静态展示、动态展演、现场展销等非遗传播新模式,开展非遗一台戏、非遗活态沉浸式体验、非遗市集等板块活动,探索“非遗古韵+现代潮玩”的传承发展新路径。现场对华山烙画、华山老腔老酒、华山党氏烧伤膏三个华阴市第六批非遗项目进行授牌。6月3日华阴迷胡、华山戏法等项目参加渭南市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1)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制约着业务发展。(2)干部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群众文化辅导人员,不能适应全市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3)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2、整改措施(1)提升硬件设施,提高业务水平。(2)要牢固树立文化活动的精品意识,扎实推进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民间自乐班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走进文化空间。(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健康丰富的阳光文化,努力塑造文化馆对外开放的新形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推进线上文化云平台建设。打造文化馆线上服务平台,推出“云展览”“云课堂”“云演出”等功能,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增加互动性与个性化服务内容,打造智慧文化馆,拓展文化服务的覆盖面。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服务效能,社会化运营创新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馆总馆及分馆的设施水平,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更好对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多样化。3、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在做大做强已有文化品牌的基础上,策划组织更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与艺术精品,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尊老敬老爱老,乡村振兴等主题,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反映时代新形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彰显华阴特色、华阴风格、华阴气质的文化品牌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