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和业务范围: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开展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传承,技术研发、推广和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台区宗营镇316国道西侧8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国海 | |
开办资金 | 9057.3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444.58万元 | 78744.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新双高”建设和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推动教育事业实现了新发展。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新申报的1个专业获批招生,积极谋划申报了3个专业。完成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体系等调报告2份。新建、改造升级在线开放课程20门。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年度任务顺利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顺利建成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支部获评市级“双强示范”党组织。成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办了202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检验检疫技术”“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和汉中市第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院师生荣获各级各类奖项71项。获批立项省级及以上项目30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获批陕西省重点培育项目。学院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实地核查。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全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1名。建成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338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修订了学院职称评审办法,激发了教师的干事创新源动力。(三)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完成数字校园普及行动达标验收工作。建设数字校园校本大数据中心并顺利对接6个业务系统,建成并投用“数字校园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平台”。新建具备物联网感知的智能化实训室5个。协助市委网信办举办了第九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学院教师在汉中市第二届网络安全攻防比赛中获第一名。(四)深化省级文明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承办陕西省文明校园创建示范活动,建成了学院校史馆、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被授予“汉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指导汉台区宗营镇范家坪村开展系列乡村文化振兴文明共建活动,打造乡风文明长廊。(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学院“一站式”社区被评定为“A”级社区。成功入选“陕西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举办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实践,荣获陕西省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三年特色单位等荣誉,学院顺利通过陕西高校A级(示范)心理咨询中心验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师生民族和宗教信仰摸排、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才艺展示等活动,成立“同心圆”工作室,设置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六)持续提升改造育人环境。完成了新一轮学生食堂、校园超市的招标工作,更新食堂油烟净化器、自备水井消毒设备,完成了校园水电能源供应、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育人理念。大力推进基建项目,汉中市公共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学生和教师宿舍楼项目1期即将竣工,7号教学楼维修改造、篮球场地环境提升、食堂油烟净化设备更新等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招收适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认真落实招生政策,组建9个招生宣传组,分时段进入生源学校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动员、支持适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2024年,学院实际录取学生5497人,实际报到5165人,其中汉中本地学生2063人,进一步擦亮叫响了汉中市职业教育的“金招牌”。(二)多措推动毕业学生充分就业。学院坚持把学生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认真开好就业创业课程,扎实开展就业育人系列活动,全年通过组织631家用人单位举办各类招聘会、宣讲会88场,帮助5518名毕业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3.71%,其中毕业学生在汉中就业1627人,为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人力资源。(三)发挥优势促技能型社会建设。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除教学和科研之外的另一项重要职能。学院大力挖掘教师、专业、科研等资源优势,广泛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向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等提供服务,其中录制数字化学习资源57门,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及服务5586人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1391人次,承办2024年“国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04人次等,年培训人次达8.6万余人,帮助他们提高了工作技能。(四)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市委、省委教育工委安排,学院对宁强县酒房坝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打造了酒房坝村庭院经济“药用连翘+魔芋”复合种植基地、林下经济“淫羊藿产业示范带”、千亩烤烟产业园,谋划申报项目获批经费215万元,同时在洋县深入开展“双百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高水平项目获取、竞赛获奖、荣誉获得与其他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专业优势还不明显。部分高职专业吸引力不强,招生情况仍不理想。围绕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整改:一是以“新双高”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推动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二是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做好学院专业设置规划和新申报专业论证工作;三是要政策、找项目等方面实现突破,同时谋划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激发和释放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不断深化内涵建设。以“新双高”建设为契机,全面梳理内涵建设问题堵点,实行清单销号管理。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力争培育院级一流核心课程15-20门。新增1+X证书5个。争取1个专业与本科院校开展一体化培养。(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全面完成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任务,力争2025年入选全国高校示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推进汉中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一体化推进。(三)提高招生就业质量。科学合理制定2025年招生工作方案,全年招生不少于4200人。完善毕业生联系信息网络渠道,建立常态化跟踪回访机制,推动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四)加快建设数字校园。完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力争入选教育部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校园用户上网行为管控和审计系统1套并投入使用。(五)大力推进基建项目。全面完成学生和教师宿舍楼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动并完成田径运动场改造、校园电力扩容、天然气引入食堂、接入市政自来水等项目,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六)加强社会服务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帮扶宁强县酒房坝村、“双百工程”教育帮扶洋县工作。全市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员不少于6万人次,开展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国培省培项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等项目,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银牌;1项成果《“五需导向、标准贯穿、育训并举”高素质康养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