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法镇九年制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法镇梓橦村 | |
法定代表人 | 赵侠 | |
开办资金 | 377.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11.06万元 | 1191.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法镇九年制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6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2024年11月8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吴建伟变更为赵侠。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党建引领强基铸魂,真抓实干提升品质。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学校党支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统筹推进“党建+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党建+校园安全管理”“党建+文明校园建设”等不同领域的“党建+”活动;认真开展党支部活动,以活动强化意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订计划到位,工作落实到位。搭建心灵彩虹桥,助力学生远航。1.密切关注着特殊群体学生的发展,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搭建平台。开展大家访活动,组织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帮助特殊群体学生适应校园生活。2.加强教师培训,建设专业教师队伍。2024年,我校教师共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8场,兼职心理教师参加教体局组织的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场,参与心理健康培训教师60多人,非专业已考取心理咨询证2人。3.打造“阳光小屋”,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水平。阳光小屋建筑面积40平方米,内有情绪宣泄套装、体感音波放松椅、硅胶宣泄人、多维互动系统等,用于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4.创新实践模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借助绿萝心理普测平台,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普测。参与线上普测学生370人,线下普测学生215人。5.团辅与个辅相结合。邀请罗丹梅等心理专家,对测评出的校级关注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开展不同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共开展大型讲座8场,小型团体辅导6场,参与讲座学生600多人。6.抓住课堂,着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每班两周一节,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在阳光小屋的帮助和支持下,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了各类关爱活动,如“追寻红色足迹,探访汉风遗韵”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童享六一爱满校园”儿童节庆祝活动、中秋节慰问家访等,拓宽了特殊群体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三)加强教研教改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立足个人成长的自主研修。牢固树立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实行教师成长记录,既有过去成长所得,也拟定有未来研修计划,使每名教师心中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二是立足同伴互助的教研组研修。2.积极推行三类课堂,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行三类课堂,向课堂要质量。一是全员教师赛教课。坚持每学期一次全员赛教,从信息化教学大赛、艺术学科展示到青蓝结对同场竞技,每次赛教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专题研讨,由授课教师自评、同科教师互评、包联领导点评,以此来提高全员课堂教学水平;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3.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开展学科竞赛,坚持每学期都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阅读能力竞赛、数学计算及应用能力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在竞赛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四)多措并举厚植“双减”,高效赋能促生发展。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入推进“生本课堂”教学研讨。通过全员跟岗培训、校际交流活动和名师课堂教学指导等多种形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校内常态化开展博动课堂示范课、研讨课和竞赛课,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为教师提供锻炼平台,引领现代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把涉及师生安全工作的各块内容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校长,形成了横向到达、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格体系,实现了校园安全的全方位设防。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6名教师获“教学能手”称号,25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论文在省级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中获奖,3项研究课题分别获市区级奖励,1名教师获得区级教学新秀。(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全面落实。2024年春季学期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20312.5元,惠及学生265人;2024秋季学期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80687.5元(含学校补发375元),惠及学生173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薄弱,名师引领有待加强。2.文化建设单一,亟待改善育人环境。3.教学资源不足,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教具不足、实验器材陈旧等。(二)改进措施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争取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校内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积极争取资金,打造具有法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制作和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2025年工作中,我校将狠抓安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养,具体工作如下:(一)教学质量提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二)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三)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四)安全管理:持续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我校25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论文在省级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中获奖,3项研究课题分别获市区级奖励,1名教师获得区级教学新秀。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