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0 11:0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的监测、分析、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检测和动物诊疗人员的管理工作。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事业大楼14楼
法定代表人 高启武
开办资金 105.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54万元 88.6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中心在畜牧兽医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基本开展情况。一是加强领导,责任落实。按照防疫时间节点,我中心在春秋两季防疫开始前,认真解读市、区文件精神,并安排部署了全区的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要求包片技术指导人员做好指导工作,确保24年动物防疫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培训,提升技能水平。4月初,我中心组织召开了2024年动物防疫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在理论培训班上对省、市、区有关“先打后补”方案、《陕西省加快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智慧动检APP养殖户备案和免疫信息上传、口蹄疫免疫技术、小反刍兽疫免疫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手把手的培训。三是强化督导检查,促进度保质量。我中心全部干部到所分派的镇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主要领导组织带片领导依次深入各农牧综合服务站组织镇办主管领导和站所有人员以座谈会的形式,具体落实防疫措施、物资配备和防疫员培训等工作。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在防疫进度过半后,区疫控中心、各镇办农牧综合服务站包村包片领导和全体人员深入村组第一线,参与到动物集中免疫工作当中,督查防疫进度、检查防疫质量,随时上报免疫信息。四是注重疫苗质量,确保免疫效果。防疫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存状态,确保动物防疫疫苗药效不受损害。我中心在疫苗存储、保管、运输全程冷链。14个镇办农牧综合服务站全部将动物集中免疫工作落实到位,疫苗、耳标等防疫物资已经全部发放到村级动物防疫员手中,并按要求进入疫苗“最后一公里”冷链管理规范中。保障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五是注重免疫信息传输,建立健全免疫档案。今年,通过两次专门对农牧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培训,达到智慧动检APP的熟练掌握,在免疫的过程中能规范填报养殖户免疫信息,规范掌握小牧丁、耳标配送发放信息的填报和应用。特别是规模养殖场的规范管理,落实包场包抓机制,落实网格员和驻场观察员制度,跟踪养殖场的规范程序化免疫时间,建立免疫档案。秋防结束后,必须报送由养殖场负责人、驻场观察员、村委和镇政府主管领导签字的免疫反馈单,否则不予评价和撤销动物防疫合格证。六是积极筹备,保障物资供给。积极筹措资金,给村防疫员及时补充了必要的注射器、针头、少量防护用品等,填补了村级防疫员工具短缺的空白;快速组织发放免疫耳标及时到兽医站,保证了全面免疫的工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解决动物防疫、免疫注射死亡、扑杀病畜、无害化处理所必需的经费,春秋两季共落实经费10万元,确保了春秋季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七是布病防控开展情况。10月15日始,对横山区雷龙湾镇哈兔晚村布病暴发点的14户养羊户1813只羊进行采血化验。经虎红平板初筛,cELISA复检确认,检出阳性187只。10月3日至5日,对所有养羊户和涉及阳性布病人入户调查,摸清布病流行状况,有目的地制定防控措施。10月5日至10月7日,将187只布病阳性羊扑杀处理,对扑杀场地和14户养羊户的场地全面无害化处理。对周围的养羊场宣传了布病的危害,发放布病干预包200个,对布病的正确防控做到了很好的宣传。八是炭疽和狂犬病工作开展情况。2018年,我区的雷龙湾镇郝界村团窝梁组发生羊炭疽病以来,连续6年对围绕团窝梁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永忠村、曹阳湾村、杜羊圈村、沙沟村16个自然村开展炭疽疫苗免疫,直至去年,再未发现有炭疽疫情出现。经与畜牧兽医专家研究,今年将不再开展炭疽疫苗免疫,只是随时关注炭疽发生的可能。九是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我中心在动物防疫开始后,认真开展各类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重点针对可能发生的魏氏梭菌病、口蹄疫、非洲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腹泻等疫病,组织开展巡查300余次,开展专门流行病学调查7项,调查养殖户720余户,64262头次。起到了摸清底子、制定策略,重点防范的作用。十是非洲猪瘟排查上报及防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传染,我中心严格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对存栏5头以上的养猪户,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网格化责任落实到饲养情况,再落实到生物安全措施执行情,引种、销售予以重点排查,压实村组巡查员、驻场观察员的联防联控责任,建立非洲猪瘟防控周报制度,排查生猪不明原因死亡情况,将排查情况由各农牧站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送区疫控中心,再由我中心统一汇总上报,1月1日至今,共排查养殖场8455场次,排查生猪865221头次。同时我中心还组织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明白卡等相关措施,提高养殖户的防控能力,共发放宣传画300张,知识手册300本,消毒药品1.4吨,专家和检查组排查抽查猪场39次。十一是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情况。我中心根据疫情流行传播的特点,组织全体人员,采取分片划区的形式,全部深入镇村养殖场户,积极组织动员农牧站、村级防疫员,重点养羊场,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尽快稳控疫情流行传播,把群众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二、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全区春秋两季共完成羊的口蹄疫苗免疫245.91万只次,免疫密度达96.41%;完成羊的小反刍苗免疫117.38万只次,免疫密度为99.14%;完成布病疫苗免疫99.36万只,密度达99.34%;完成牛的口蹄疫苗免疫2.56万头次,免疫率达到99.22%,其中奶牛A型口蹄疫苗免疫514头次,免疫密度达100%。完成猪口蹄疫疫苗免疫8.659万头次,免疫密度为99.16%;免猪瘟疫苗5.85万头次,免疫率达65.67%。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92.69万羽次,免疫密度为99.13%;基本达到了应免尽免,没有留空白村、空白养殖户养殖场,起到了抵御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保障作用。三、存在问题。1、部分乡镇羊子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反复发生,影响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的进展速度;2、机构改革后,人员散漫,导致防疫进度较往年偏慢;3、防疫结束数据上报不及时;4、部分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不强,致使防疫工作滞后。四、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各农牧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升使用疫苗的技术及上报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利用春秋防疫,广泛宣传防疫的重要性和羊子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方案和防治措施;三是深入基层一线,积极探索动物防疫创新内容。五、下年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人畜共患病专病专防工作,加大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干群的防疫意识,进一步提高防疫的物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防疫密度与抗体水平,力争群体免疫合格率达98%以上,同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使全区重大动物疫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2、认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一是认真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监测工作;二是全面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羊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常规监测及奶牛的两病监测工作;3、保障2025年防疫所需疫苗、物资、诊断试剂供应工作。确保全区疫苗等防疫物资正常发放和使用,着力提升春秋免疫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免疫全过程信息化监督管理,确保疫苗接种率稳定在较高水平。4、完善养殖场先打后补制度,做好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发放以及养殖场免疫抗体的监督抽检,确保先打后补工作有章可循。5、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检测力度,确保我区疫情的发生发展可防可控,拒疫情于区域之外。6、做好羊子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工作和普免工作,确保疫病达到可控范围。7、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全区动物防疫水平。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狠抓春秋防疫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大力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轮训,加强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兽医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养殖场户提供科学诊断技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