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10:57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
法定代表人 郭明飞
开办资金 16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99.2万元 2392.9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5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1.党建领航:高举旗帜,引领发展征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开展思政课教学比赛活动。建立师德师风个人档案。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两名老师分别培养为市级教学能手和管理骨干。党校白玉、宋海丽讲授了党课。全体党员赴横山起义纪念馆学习。重阳节和国庆节分别走进横山区敬老院和郭水湾社区。2.组织领导:结构合理,助力学校发展。我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控制大班额;严格规范学籍管理;严格落实“营养餐”和学生资助政策;按照实际天数收取课后服务费,四类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3.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育时代英才。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一、二年级体操比赛。开发“四进课堂”校本课程,引入“秦腔”“腰鼓”“剪纸”等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和“2211”项目。举行汉字听写、古诗词和成语大赛。举行了科技节。各年级分别走进一高、特殊教育学校、文化馆、清涧、榆林市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烈士陵园。学校租种了雷龙湾的耕地,组织100多个家庭走进“亲子林”教育基地。雷锋月和重阳节分别组织开展学雷锋和走进福利院爱心活动。4.弱势关爱: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公平。公益金资助46名经济困难的家庭,共计3万多元。5.减负提质:双减落地,优化作业设计。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证每天不少于10小时的睡眠。合理安排家庭作业,设立校长信箱等,加强监督。召开家长会和开展四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6.教学革新:精研课堂,提升教育质量。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严格落实“备、讲、改、辅、测、评”六认真要求,落实基础性作用和拓展性作业设计,鼓励跨学科作业,加强试题研究中心建设,执行上课考勤制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做到“一校一案”。7.队伍赋能:专业成长,筑牢教育根基。学校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教研活动、新课标学习和共读一本书活动。参加省级以上培训30多人次,市级培训120多人次,陕西省弘扬教育家精神网络培训33人次,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157人次,人均每年培训达到80学时以上。开展考查课、示范课、教学能手、新媒体新技术、微课、创新课堂、作业设计、教学论文、“三笔字”、“人机协同课堂诊断”、第一教共体、“同课异构”、蓝方教师示范课、青方教师汇报课等多种比赛活动。校长及教务、教研副校长听评课次数达到100次以上,教务、教研等中层主任的听评课次数达到80次以上,其他教师的听评课次数也都在60次以上。有7个课题通过结题认定,申报11个市级课题,11个区级课题已立项,9个区级课题已结题。同时,50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县和市级优秀教案作业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30和20多项奖。8.安全护航:守护师生,构建平安校园。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主题队会、法制教育讲座和“13530”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网络安全、食品安全、校园欺凌等进行宣传教育。每月2日开展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开展了学生的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近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传染病事件。9.文化润校:传承经典,营造育人环境。我校引进中华经典诗词平台,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组织亲子诵读活动,共评选出44个“书香家庭”,260个“读书之星”,6个“书香班级”。10.后勤保障:做好服务,优化育人环境。严格按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管理,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好学校经费的收支。做好教学用品及学生学习用品的打算工作。师生两灶机构、制度健全,卫生做到干净整洁,食品及原材料进货渠道可靠规范。本学期无食品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在2024年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中,三、六年级分别取得第二名、第五名的良好成绩。2.学校获得了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榆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第十四届知识产权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奖;横山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优秀学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合唱比赛优秀奖,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会(小学组)团体二等奖,中小学学生影视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第七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小学组)团体三等奖等荣誉称号。3.在2024年榆林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中,曹青青老师指导的戏剧《声动梨园》、武运老师指导的器乐《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得艺术表演奖,吴慧慧老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建设之‘经典诵读进校园’”获得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在横山区2024年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获得羽毛球比赛(U13组)第一名、(U11组)第二名,羽毛球比赛(U9组)第一名,乒乓球比赛(小学组)第一名,围棋比赛(中小学组)第四名,篮球比赛(小学男子组)第一名,篮球比赛(小学女子组)第一名、(小学男子组)第一名,足球比赛(小学高段男子组)第二名、(小学高段女子组)第二名、(小学低段女子组)第二名、(小学低段男子组)第三名,田径比赛(小学男子组)第一名、(小学女子组)第二名以及小学组团体一等奖等奖项。学校乒乓球队、男女篮球队、跆拳道队、足球队、田径队代表横山区参加榆林市青少年锦标赛,取得了男篮第二、女篮第四、乒乓球第六、跆拳道第六的良好成绩。5.在2024年横山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艺术表演类节目两个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6.在2024年横山区教体系统全员读书活动中,常燕等6位老师和刘煜和等6名学生被评为“读书之星”,王翊可等4名同学的家庭被评为“书香家庭”,学校被评为“书香校园”。7.2024年度,杜思雨、冯二珍、侯涛涛、李惠芳和杨焕5位教师获得了区教学能手称号,侯涛涛老师在榆林市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尚娜老师获得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冯妮老师的四年级上册《买文具》一课被遴选为市级基础教育精品课,杜芳润老师在区级“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刘梦羽和薛瑛老师在横山区青年教师书写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雷鸣茹、刘梦雨、李瑞蓉三位老师的作品在区教体系统全员读书活动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陕西省第二十四届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张丹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抓党建工作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深刻,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得不紧密。2.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以教师的“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研究不够。3.环境育人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校园文化内涵仍需向纵深发展。四、整改措施1.要开拓创新,使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水乳交融。2.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深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规划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建立校史馆,弘扬“一高”精神,赋予“一高”精神新的时代特色。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党建铸魂,德育为基。深化党的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深入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的议事决策工作机制,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夯实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以班主任、少先队、德育处多方联动的德育网络环境。2.质量为要,科技赋能。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作为学校核心任务,既要落实新课程标准、规范常规教学,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借助大数据分析、智慧课堂等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3.特色发展,五育融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精心构筑“三个课堂”,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促进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联动。4.队伍优化,服务升级。聚焦干部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提升后勤与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5.安全为基,深化内涵。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整体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编撰校史,建设校史馆,打造“经典诵读”实验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横山区2023年中小学质量提升奖;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2023年度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横山区2023年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先进集体;2023年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度教案管理优秀学校;2023年度义务教育互助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优秀团体;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优秀学校;2023年度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