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西村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小学学历教育,教育督导,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 | |
法定代表人 | 南华利 | |
开办资金 | 4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7.14万元 | 54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西村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强化本年度的教学工作。深化职薪绩效改革。将绩效考核与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考核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调动了一线教师积极性,坚定了他们服务乡村教育的信念。在学校形成“能干事、肯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良好导向。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报告、示范课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优化课堂为抓手,以扎实教师基本功为目的,开展新任教师见面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汇报课、教学能手赛教课等,通过备课、磨课、研课、展示课,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深入开展教师全员“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回应社会关切,实施课堂革命,坚持教研兴校。各教研组坚持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对于课堂上的困惑、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问题进行探讨。将教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提炼归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既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又锻炼了科研能力。让教师树立把专业融于职业,把研究贯穿教学工作的思想。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抓好体艺和劳动实践教育。学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锻炼学生强健体魄。切实抓好近视防控工作,坚持做好眼保健操,邀请专业机构人员到校为学生普查视力,开展专题讲座。坚持每学期召开田径运动会,增强学生运动兴趣与动力,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点,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我校一直以德育工作为首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精心准备升旗仪式,利用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值周总结评选出优秀班级、文明宿舍、领导讲话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如我为校园添点绿、清明寄哀思教育活动、庆“五一”礼仪、励志主题教育活动、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庆“六一”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得到了展示的平台,从中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坚持文明班级评比,继续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注重常规教育,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争做规范生活动。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安全工作监督与考核,确保安全制度执行到位,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保障的校园安全工作格局。加强安全教育课程建设,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演练、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年共开展安全演练10次,参与950多人次。定期组织教师安全培训,提升教师安全管理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先后投入资金150多万元,改善校园基础设施,新铺设塑胶运动场1200㎡,维修改造部室地面、楼道1035㎡,粉刷墙面3097㎡,更换取暖设施设备,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为师生创造安全舒适的学习与工作环境,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学校共有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计78名学生,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教书育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持续提升,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本年度,多名教师获得县级荣誉。同时加强对教学阵地管理,厚植爱党爱国情感,利用西村厚重的历史底蕴,宣讲红宜县委革命历史和当地红色人物故事、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等内容,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自身得到了成长。学校继续免费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减轻了家长的负担。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成立4类12个独具特色的社团。学生通过观、演、唱、讲,写、画、捏、涂等方式,感受、践行红色精神,浸润红色基因,使每一名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特长得到培养。学校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提高专业教育能力。学校健全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关爱机制,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组织教师对学生从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关心与帮助,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与家庭般的温暖,保持积极健康心态。精准资助,情暖学子。完善学生资助方案,按照13类人群全覆盖要求,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资助金及时发放,保障学生学习生活无忧,同时注重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关怀和学业引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关怀,呵护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干预,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分享教育经验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进步。三、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需加强。学校初步培养了骨干教师,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双培养”机制进展相对缓慢,仍需要加大力度,坚持初心,力争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红色文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红色文化内涵仍需进一步研究。学校课后服务资金保障不充分,鉴于乡镇学校的特殊教学环境,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无法收取学生费用,教师一直在免费上课。四、改进措施学校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研修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奠定了基础。教师需要长期坚持学习新课标,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向、教学方式方法;紧抓教育科研活动,增强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采取帮扶的模式让中年教师协助青年教师快速进步;通过参加培训来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联系上级部门及资助部门,为学校的硬件更新争取资金。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奋斗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这一年,我校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攻坚克难,先后获得了“宜君县第六届中小学生足球赛小学组第二名”、“宜君县第二届中小学生篮球赛小学组第六名”,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了国家优质均衡县的验收工作,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在文化内涵方面不断加强,管理方面进一步精细化,继续发展学校特长在体育方面再获新高,在教学教育方面进一步完善,做好亲情化服务,努力将我校办成学生求知强能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