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华山高级中学

华阴市华山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10:14
单位名称 华阴市华山高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华阴市华山镇云台路
法定代表人 雷燕
开办资金 1584.6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教育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0万元 822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华山高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教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教育教学——谋改变实践创新,抓细节落实常规在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四新”背景之下,常规遭遇挑战,改革势在必行。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做到“一个中心,三项举措”,即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备课、课堂管理、教学评价三方面督促做好知识落实。以教风带动学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创新备课形式,鼓励课堂改革、进行作业改革、教学评价改革、规范课堂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治校,谋求发展。2、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筑根基,全面发展促能力。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德育工作,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要求师生树立三年高中一盘棋意识,高一新生立规矩、树目标,高二抓责任、涵养学习力,高三抓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大力开展社团,内化育人实效。艺体育人,行健不息,体艺活动丰富,展现精神风貌。生涯教育,科学规划,学生目标清晰,发展综合素质。3、队伍建设——立德树人为根本,内修外练提能力。凝心聚力,建设本领过硬的领导班子。赋能聚力,培育争先创优的教师队伍。4、数字教育——链接时代新样态,数字辅助新教育。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数字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教师、赋能教育、赋能人才培养,以数字化建设驱动教育深层次变革和高质量发展。制定了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及三年建设方案,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连续性。5、校园安全——警钟长鸣强意识,常抓不懈保稳定。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安全责任;常态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开展隐患排查,预防安全事故;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操能力;坚持健康与卫生安全,建设健康平安校园。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学生资助——资助搭桥聚合力,爱心照亮前行路。做到资助政策全覆盖,落实困境学生班主任每日一问,校长每周一见,举行秋季陕西华山励志奖学金颁奖仪式,用爱心温暖学生。2、办学条件——改善硬件提效率,营造氛围求发展。一是进行黑板升级,改善师生的教学环境,实现护眼无尘教学。二是改善办公室饮水条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茶吧机和桶装水,提升工作效率,营造更加舒适、温馨的办公环境。三是改造空调线路,男女生公寓共安装空调175台,为学生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四是学校操场围墙粉刷美化。五是学校供暖问题基本解决。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竞争力失衡制约学校发展。受当前招生政策影响,与兄弟学校录取分数线相差100分,生源质量差,无竞争优势,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严重影响教师积极性和学校发展。2、硬件设施需要改善增容。生源增多,学校教室容纳量、食堂餐位、厕所蹲位严重不足,需要增容;高考综合改革部室建设进度缓慢,急需加快进度;操场属租赁性质,学校每年支付9万元租金,球类运动场地未软化,南墙护坡未修建。3、师资结构性缺员严重。教师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年均退休教师5人,数学、语文、英语、物理教师严重缺乏,会计、部室管理员等专业人员缺乏,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二)针对学校三大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生源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实施分层教学,建立培优补差机制,开发特色课程(科技创新、艺体特长),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名师工作室、校本课程开发提升社会美誉度,争取优质生源倾斜政策;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实行导师制个性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2、实施硬件扩容工程。积极配合,合理规划,配合做好新建教学楼、食堂和报告厅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办公楼、教学楼等楼顶防水维修,云台楼墙面内粉,操场卫生间改造等工程,改善基础条件;实行绿化养护,开展“校园靓化”提升行动,校园环境建设统筹设计。3、构建动态师资配置机制。实施学科振兴计划,通过人事招聘引进补齐师资短板;完善绩效激励机制,设立教学质量专项奖励基金。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校舍提升改造力度。2、加强高考改革基础条件保障。协调市教体局,推进生涯规划教室、数字化历史教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新部室、新机构建设,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3、加速教学改革。充分用好渭南市高考综合改革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大关于生涯规划、“三新”背景下的高三复课、高考志愿报考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加强对学生选课和生涯规划指导,全面推进“3+1+2”模式新高考综合改革。加速课程和教学改革,推动提升教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