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0 09:46
单位名称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及重大工作布置;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
住所 志丹县农业综合大楼16楼
法定代表人 马世壮
开办资金 2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志丹县委农村工作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万元 12.14万元
网上名称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以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市关于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有关要求,聚焦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强机制、抓载体、攻难题、夯基础、促合力,努力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迈进。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稳步推进“厕所革命”。按照“整村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通过验收2023年新建卫生户厕580座,2024年新建卫生户厕20座,使全县户用卫生厕所达12198个,普及率为79.9%,完成24个整村推进。同时,完善农村户厕后期管护平台并推广应用,发放宣传册650套,使用指南贴30套,便民贴15000个,并开展13场培训,涉及300余人。(二)规范垃圾污水治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各镇办全部建有垃圾填埋场,110个村全部建有垃圾收集点,每个自然村配备有10个垃圾桶、2个垃圾箱,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处,铺设污水管网10余公里,受益农户达到300余户,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黑臭水体全部消除。(三)扎实开展示范创建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争取6000万元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对全县13个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完成省级6个“千万工程”示范村认定(顺宁镇保娃沟门村、旦八镇吊坪村、金丁镇胡新庄村、保安街道办张沟门村、双河镇向阳沟村、杏河镇狼岔咀村),建设完成3个省级(保安街道办事处孙岔村、杏河镇牛寨村、永宁镇崾子川村)和3个市级(双河镇麻子沟村、永宁镇柳沟村、金丁镇金汤村)“千万工程”示范村。(四)常态化进行村庄清洁以“两点两线”为重点,围绕“八清一改”,狠抓“四季战”“节日战”等集中式大型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村庄内部、道路两侧、河道沟渠、房前屋后垃圾2万多吨,规范整理柴堆、杂物堆2000多处,拆除破损房屋、破旧牌匾、违章建筑及私设标志牌、标语、广告5000多处,整理道路两侧绿化带30多公里等。彻底消除了农村卫生死角,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营造干净整洁、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购买10万元花籽对主要公路、河流沿线、村庄周边和田间进行绿化、美化,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切实提升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形象。二、主要做法农村人居环境政治提升坚持规划先行、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按照“五化”标准要求,稳步推进,逐步实现示范村全覆盖。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产业配套、人文塑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科学论证。立足生产生活需要和尊重农民意愿,务实推进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推动示范创建。持续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五项工程”,补齐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实现清洁村全覆盖。三是注重凸显特色。针对村庄不同的地理位置、资源秉赋、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势利导,凸显乡村特色,分门别类进行整治,不断提升村庄颜值、涵养文化底蕴、激发乡村活力,打造出一批有形象、有特色、可推广的特色产业、红色教育、民俗文化、休闲旅游、村企融合示范村。四是加快项目实施。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程,使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村内主要场所亮灯率达到99%,全面呈现田园美、村庄美、民居美、民风新的美丽宜居示范风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村庄规划滞后。现有村庄规划是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领域做的单方面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没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和任务,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二是建设资金不足。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诸多方面,大到一橦楼、一条路,小到一盏灯、一棵树,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县级财政投入有限,导致整治工作推进缓慢。三是群众参与不够。部分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不发表建设意见,不参与设施建设,不维护建设成果,出现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群众积极性不足,参与不够。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目标,我中心以“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任务,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严把质量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志丹提供有力支撑。(一)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坚持省、市、县三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同步创建,好中选优、先易后难、梯次推进。2025年建设2026年认定,省级示范村4个(顺宁镇顺宁村、义正镇稠树梁村、旦八镇沙渠村、吴堡便民服务中心双庙村)、市级示范村5个(保安街道西武沟村、顺宁镇丁岔村、金丁镇赵沟门村、永宁镇刘河村、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张渠村),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志丹特色的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省市级重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10%以上,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明显提升,实现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好、集体强。(二)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扎实推进人员队伍、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处理、村容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五个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确保“生态立县”。在志丹县6个镇、1个街道、3个便民服务中心中挑选了16个长期存续、常住人口较多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垃圾台3处,配套污水处理设备3套,配套太阳能路灯430盏等。项目建设总投资10162.26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9.20%;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162.26万元,占总投资的50.80%。计划开工时间:3月中旬。(三)加大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以“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合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等组织村民清洁村庄环境。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将红色旅游路、341国道志丹段,周河、洛河、杏子河3条主要河流沿线,打造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生态长廊。在重点村庄周边、庭院内外、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四)严把新建户厕质量关,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开展农村户厕改造,选好技术模式,根据群众需求,主要选择卫生旱厕模式,以改厕质量提质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突出实效,确保示范村整村推进。按照中省市要求,我县2025年底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还需新建卫生户厕900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