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咸阳市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训县处级和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轮训县处级副职党员干部、乡镇正职党员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务员培训;培训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干部、理论骨干;组织召开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对县(区)党校进行业务指导。 | |
住所 | 咸阳市西兰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伟杰 | |
开办资金 | 14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咸阳市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7.57万元 | 1194.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9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坚持质量立校、从严治校的基本方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大力实施办学质量、咨政水平、师资素养、机关效能、基础设施、业务指导“六大提升”工程,努力推动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一、坚持健全机制,基本培训任务落实落地。一是科学制定基本培训方案。结合市、县党校发展实际,对基本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进行优化完善,科学制定基本培训方案。充分发挥市委党校职能,指导各县级党校制定基本培训方案。二是持续完善课程体系。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布局,形成了“1个总论+15个分论+13个咸阳实践”的党的创新理论核心课程体系。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全年开发打造新专题26个。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上海、安阳等地开展现场教学,进一步延长现场教学“链条”。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多位市级领导和专家走上讲台,为主体班学员授课。持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发访谈式教学,在学员中取得良好反响。四是积极打造对外培训品牌。全年承接对外培训班次31期,培训2356人次,超额完成培训任务。二、坚持服务大局,科研咨政活力有效迸发。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编制选题指南,成立课题评审委员会,调整课题立项办法;修订完善《科研和决策咨询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明细科研咨政工作量。二是提升科研成效。立项29项,其中7项确定为校内重大课题;在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2项一等奖,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强化咨政能力。在全市调研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深入开展对策研究,形成4份送阅件,3篇获得市委书记批示,全年累计在省市报刊发表理论文章80余篇,其中在《咸阳日报》发表理论文章23篇。完成4期《探索与实践》发行,刊发48篇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发行1.12万册。三、坚持“一县一策”,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全面统筹谋划。制定了《咸阳市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方案》,对13所县级党校精准分类。二是创新推进机制。推进市、县两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对4所统筹类县级党校挂牌市委党校分校。三是积极搭建平台。指导县级党校做好《基本培训方案》制定、教学专题开发等;健全“优秀课程库、精品现场教学路线库、师资库”。成功举办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理论研讨会等活动,指导县级党校向省市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166篇,39篇参选论文获奖,形成咨政报告13篇,获批5篇。四、坚持人才强校,办学保障支撑不断强化。一是开展中青年教师培养“1234”行动。实施一人一张培养清单,一人一套培养措施;常态化开展教研室小练兵、党校系统大练兵两项活动;实行新入职教师全程跟班和中青年教师“传帮带”、导师制三项培养制度。二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制定《“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能力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青年教师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活动。组建精品课程开发和重大课题攻关团队,实行“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推进。三是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全年邀请10余位领导、专家授课辅导,选派14名中青年教师赴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参训提升,组织县级党校教师300余人次参加师资培训班。五、坚持统筹兼顾,内部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一是行政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完善办文办会办事制度,成功举办第五次全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全市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推进会等。全年累计修订完善制度10余项。二是文明、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市委安排,制定创建规划,压实创建任务,志愿服务、创文活动常态化开展。三是驻村帮扶成果显现。安装路灯50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开展慰问帮扶,校委班子成员多次深入亭北村开展慰问活动,累计投入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等领域资金6万余元。四是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开展学员公寓修缮,强化对餐厅服务管理,持续优化校园环境。五是机关党建不断加强。完成支部换届,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教职工赴渭华起义纪念馆、秦都区陈杨街道金泰社区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六、取得的主要收益。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校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行政管理方面,2019-2023年连续5年被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教学科研方面,大力实施“精品工程”,1门课程入选省委党校精品课,2门课程入选省委组织部好课程;在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2项一等奖,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水利厅、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授予“全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七、存在问题。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新时代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培训模式创新力度仍有待加强。二是科研工作发挥服务咸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和智库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八、改进措施。一是抓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大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二是抓队伍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形成了风清气正、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抓制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和提醒帮助,形成和谐共事、齐心干事、合力成事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大力开展干部教育提质行动。突出基本培训,持续优化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五个要素,做到规划科学、落实有力、应训尽训。优化教学布局,健全完善“优秀课程库、精品现场教学路线库、师资库”。发挥咸阳独特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优势,打造咸阳党性教育品牌。二是大力开展科研咨政提效行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认真找准科研咨政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三是大力开展分类建设提速行动。加强协调对接,推动资源整合,带动市县联动发展,实现全市党校系统全面建强、整体提升。落实好统筹类县级党校“11346”工作思路,促进全市党校系统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四是大力开展队伍建设提升行动。巩固提升中青年教师“1234”培养行动,不断提升教职工教学科研能力。常态化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师资能力培养提升活动。五是大力开展智慧校园提容行动。积极打造“云课堂”“微党课”等,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六是大力开展机关效能提优行动。持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内部管理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大胆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全力保障教学、科研等工作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