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依法维护不动产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承担市区不动产各项登记、发证、档案管理及信息平台建设维护等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路自然资源局 | |
法定代表人 | 田小龙 | |
开办资金 | 1132.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30.94万元 | 1003.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 从业人数 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以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成果为主线,围绕省厅、市局印发的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要点及不动产登记中心主要职责,满足办事群众的需求,提升我市营商环境。(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健全支部“第一议题”制度,组织传达学习党的会议精神、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增强全员党性修养。二是开展警示教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组织“党纪学习教育知识测试”,加强风险点管控,牢固树立廉洁意识。三是按照“五必做”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2024年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综合能力与业务水平。四是经常性开展廉政谈话,发展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确定培养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2024年度收缴党费共计20893元。(二)调研工作。确定调研课题《关于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二手房转移登记集成改革的调研与思考》,严格按照要求撰写调研报告。(三)意识形态工作及政务宣传。一是举办“2024年度咸阳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党建暨不动产登记业务学习培训班”,全面提升登记队伍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成立住房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三是定期通报不动产登记人员作风建设、数据质量登记情况。四是组织人员前往宝鸡市、西安市等地,学习交流大厅服务及新业务办理经验。五是畅通投诉渠道,以作风建设平台、12345热线、投诉电话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六是加强政务宣传,制作2024年工作宣传片,编制工作纪实手册、印制办事指南及线上操作指南;撰写新闻稿件24篇,在部省市级网站转发超60余次;收到13面锦旗。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一)职能工作取得效益。一是常态化施行多项便民措施,开展志愿服务43次,累计服务时长170.5小时。二是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102508件,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61980本、证明30340本;整理纸质档案83023件,查询各类信息107934件。三是全员签署《咸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络安全工作责任书》;对各县市信息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隐患;完成2024年度平台系统安全维护,取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四是完成土地落宗156宗,一码管地128宗,房屋落幢606栋,建立楼盘表57640户。五是依法院嘱托办理转移登记及注销登记76件,协助公检法部门办理查封登记1509件。六是严格执行标准收费,非税收入1407.9万元。七是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二)重点工作取得效益。一是咸阳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受理”平台(试运行)网站、公众号及小程序已上线,办事群众可在线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查询业务办理进度、不动产登记结果、交易网签备案等信息,查看办理指南、业务公示、新闻动态等信息。二是会同市数据局,分别与市民政局、市公证处、市维修资金管理中心3个部门签署《数据共享应用协议书》,实现信息数据对接共享。三是实现登记业务延伸至中介机构,在咸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不动产登记窗口。四是制定《咸阳市不动产继承登记(非公证)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试行)》,累计办理“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654件。五是制定《咸阳市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累计受理“带押过户”业务18笔。六是为咸阳市渭城区教育局等31宗地实施“交地即交证”,在陕西省第二届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咸阳开启交地即交证预登记新模式”案例获评“三等奖”;为龙湖·彩虹郦城等11个新建商品房项目落实“交房即交证”。七是制定中心《推进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处理工作方案》,加快办理转移登记,截止2024年12月31日,市本级110个处遗项目,累计为25085户群众办理转移登记;市本级59个“保交房”项目,已累计为2900户群众办理转移登记。三、存在问题(一)学习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紧密。中心学习形式单一,学习内容还不够丰富,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现象,作为窗口单位,平日多以自学为主,不能深层次理解政策精神实质,难以将理论思想转化为解决业务问题的实际能力。(二)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流程仍有待优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人员在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和业务解答方面存在不足,对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反馈不够及时、有效,导致群众投诉时有发生。(三)政务信息宣传推广不够。存在信息传播依赖于政府官方网站或大厅展板等,未能充分利用报媒、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渠道,信息覆盖面狭窄,办事群众无法及时获取新政策、新举措信息,加之政策专业性强,群众往往难以充分理解四、整改措施(一)加强人员学习交流。一是加强内部培训,组织开展“咸阳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党建暨不动产登记业务学习培训班”,邀请专家或业务骨干,围绕政策法规、复杂案例及操作技巧深入讲解。二是外部考察与进修,选派干部及业务骨干,借鉴先进地市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和创新举措方面的成功经验,力求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上出实效。(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登记便利度。一是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基础平台建设,对试运行期间已实现的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更新和监测,确保运行顺畅;同时,加快基础平台二期建设,根据现场实测情况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再优化再升级,为9月份正式上线做足准备。二是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并以数据共享为依托,进一步实现税务、交易、水电气等业务网上联办,提高便民程度。(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一是加大线上业务宣传力度,依托局门户网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站、公众号及小程序等,增加不动产登记“常见问题解答”专栏,将办事群众及相关企业提出的高频问题整理分类,制定更加详细的办事指南,通过“智能咨询服务”,实现与办事群众及相关企业在线互动问答,有针对性解决服务对象的疑难。二是针对历史遗留办证问题,定期制定处遗工作专项报道,对符合办理转移登记条件的业主在局门户网站及中心公众号进行公示。三是对群众及企业常见登记类型及创新类登记业务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参加实地宣传活动及新闻媒体报道等渠道,提高群众知晓率。四是对企业之间转移登记,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即办即取”政策,最多跑一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觉悟。深入学习党的会议精神、重要讲话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力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努力在以学增智、以学正风方面取得成效。(二)持续优化“一网通办”线上平台业务流程。安排专人对“我要查询”“信息资讯”“服务指引”三大模块持续进行动态监测、实时更新,以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以便群众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电子证照核验真伪,掌握不动产登记最新动态等。对“我要办理”模块进行业务填充,完善全业务类型在线办理功能,提高可操作性,方便群众申请。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