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就业再就业、职业介绍、技能鉴定、创业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档案托管、劳动保障协理员、助理员管理等。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秦凤路什字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文乾 | |
开办资金 | 69.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86万元 | 54.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拓宽渠道,提升就业吸纳能力。1.培育特色劳务“优品牌”。打造有行业特征、区域特色、技能特点的“凤翔泥塑师”劳务品牌1个,6月份成功认定为区级劳动品牌,7月份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同时,筹备培育一批柳林的白酒产业包装工,彪角挂面、湫池庙苹果栽培工、凤翔彩灯工匠、虢王红薯等产业品牌,目前正在培育壮大发展之中。2.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同时,建立社区(村)镇区三级考察认定机制,社区(村)负责入户调查及初审,镇级负责复审和系统登记,区就业中心负责完成终审。全年累计认定就业困难人员57人,动态跟踪注销216人。3.就业援助工作成效化。全年累计援助对象469人,跟踪服务慰问走访次数达352次,通过企业吸纳、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达411人。4.动态跟踪服务常态化。现有易地搬迁户99户,299人,其中劳动力133人,通过扎实的动态就业管理和精准服务,易地搬迁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9人,无“零就业”家庭。5.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工作精准化。受理2023年度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23人,补贴金额67.3万元。办理《就业创业证》168人,年审758人;就业登记信息审核71人,失业登记信息审核822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信息审核257人。审核上报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求职补贴资料共计四批236人,涉及资金10.2万元。6.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制度化。全区累计公益性岗位安置1292人,其中,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1290人,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2人。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91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892人,其它就业困难人员23人;保洁保绿人员825人,劳动保障助理员90人。(二)优质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做好创业政策宣传。积极宣讲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累计专场宣讲5次,发放宣传彩页800余份,面对面宣传政策260余人。2.做好创业担保贷款使用。全年扶持创业36人,带动就业437人。全年受理、考察、上报一次性创业补贴106笔,涉及补贴资金61万元,106户资料已上报区人社局。3.加大代位资金收回力度。代位清偿贷款累计32笔658.51万元,全部收回27笔515.1万元,部分收回59.33万元,尚有5笔84.11万元未收回,代位清偿回收率87.23%。其中2024年共收回22.72万元。(三)规范程序,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1.待遇发放规范高效。失业保险待遇共支出517.785万元,其中为20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65.68万元,为204人缴纳医保费51.10万元。为2名农民工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845万元,审核通过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请35人,发放补贴资金3.95万元,稳岗返还审核通过129户企业,拨付补贴资金194.31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0户企业17人,发放补贴资金2.55万元。工伤保险待遇共支出1430万元,工伤保险定期待遇领取人员年审工作全面完成。2.人事代理依法办理。档案接收74份,转出65份。正常退休办理144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申报10人,现有存放档案2949份。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办理63人。3.做好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开展“走进奔跑者--栉风沐雨与您同行”工伤保险主题宣传活动、“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社保政策集中宣传活动,成立宣传小组深入20余户企业,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400多份,提高经办能力。4.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2024年4月实现“统模式”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税务征缴工作。2024年11月陕西省社会保险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四)强化中心日常建设。1.发挥示范作用,开展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每周五组织志愿者深入包抓的雍兴小区和包抓路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中心人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累计449人次。2.做好驻村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年初与范家寨镇湫池庙村签订“2024年定点帮扶计划书”,派出驻村工作队队员1名。中心领导定期到村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开展“送温暖”活动并为湫池庙村捐助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00元整。中心全体帮扶联系人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到湫池庙村开展脱贫户后续帮扶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及时与村两委会对接,予以解决。3.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行动。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修订完善20余项规章制度,不定时深入大厅开展监督检查,大力推动“网上办”“延时办、周末预约办”,实现政务大厅和网上大厅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各个窗口办件量和办件效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取得成效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万人,创经济收入23.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完成524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82%,低于指标1.48个百分点。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50万元,完成率114.2%。全年失业保险参保216户6243人,占年任务6000人的104%。工伤保险参保942户25228人,占年任务24000人的105%。征缴失业保险费391.2万元;工伤保险费951.3万元,获得了宝鸡市“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全面,部分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意识形态工作应对能力不强;2.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推动工作实际成效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质;2.加强调查研究频次。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持续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消灭零就业家庭,确保全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持续抓好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经办工作,进一步提高经办水平,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三)把调查研究作为想问题做决策的基本前提、破解就业创业难题的关键之举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有效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