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

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7 14:57
单位名称 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包括植物品种权在内的现代农业技术资源进行聚集、展示、创新;发布有关技术供求信息,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工作;建立交易、转移平台,开展交易转移服务;进行农业技术咨询、培训推广服务,探索科技金融、农业技术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工作等。
住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神农路16号农创成果汇大楼二楼206室
法定代表人 宋宇
开办资金 800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22.16万元 1170.94万元
网上名称 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展示交易平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扎实推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一是多方汇聚品种交易资源。依托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站、省种子管理总站,持续收集整理国试、省试、区试品种参试和审定信息;积极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内外农科院、地市种子管理站和种子企业,掌握品种供求信息,做好供需对接。二是全力推动新品种转化交易。发挥品种权交易中心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功能,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新品种挂牌、展示、观摩、代理保护等方式,全年完成植物品种权交易36个,交易金额1882万元;累计已完成品种权交易387个,交易总金额2.81亿元。全年代理植物新品种保护36项,其中8个品种被农业部授予品种权证书。(二)持续搭建新品种展示交易平台。一是联合承办了第六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组织了专家报告、战略合作和品种权交易集中签约、科研成果推介路演和企业展演、油菜学术研讨以及杨凌、汉中两地油菜新品种现场观摩等活动,来自全国157个油菜新品种在杨凌基地集中展示、140个在汉中基地集中展示,并通过媒体直播平台向全国同步展示,有力地促进了油菜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配合种业创新中心举办了第31届农高会旱区种业创新发展交流对接活动,邀请国内10多位知名专家,围绕小麦种质创新、小孢子育种技术、表型组学技术研究及应用、微生物工程菌株构建和基因编辑工具创新等前沿技术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促成12个新品种在会上集中交易签约,加速了杨凌良种转化推广。(三)探索品种权价值评估和金融应用服务。制定和完善了《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实施办法》、《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技术规范》,构建了以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清算法为基础的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体系,探索开展以品种权交易、质押融资、投资入股、侵权诉讼、银行不良资产债权回收(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为方向的品种权金融应用服务。(四)推动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一是强化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中心党员参加科技局理论集中学习20次,专题研讨3次,参加警示教育学习5次,参加杨凌监狱警示教育活动1次。二是严抓意识形态教育管理。组织中心党员强化进一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教育,坚决树立正气,抵制社会不良思潮侵袭,保持了中心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网站挂牌、品种推介、展示、观摩和新品种保护等多种方式,全年完成植物品种权交易36个,交易金额1882万元;累计已完成品种权交易387个,交易总金额2.81亿元;由中心推动和联办的油菜科技大会、小麦、玉米新品种观摩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对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育种企业种业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并产生经济效益搭建了有效的成果转化平台,为加快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杨凌育成并成功转化的优势小麦、玉米、油菜等新品种已持续在黄淮地区以及全国各地扩种推广,促进了当地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效,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杨凌力量;由中心代理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业务越来越被育种企业、育种专家认可,年办理数量36项,其中8个品种被农业部授予品种权证书,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作物品种审定服务的重要窗口。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交易的品种在数量和交易额度上还明显不足,需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搭建好成果转化的平台。二是中心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运营机制,拓展服务功能,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更多种业同仁的认同。三是成果转化的创新力度不够,品种权价值评估和品种权金融应用等新兴业务,需要大胆探索和创新,以便进一步赢得更多种业同仁的认同。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度,品种权交易中心将坚持以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任务,以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和金融应用服务为突破口,积极搭建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力争将交易中心建设成为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成为服务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窗口。(一)持续推动品种权交易等常规业务。通过开展新品种挂牌筛选、展示观摩、代理保护、宣传推介等方式,全年力争撮合交易各类农作物新品种40个,交易金额1000万元以上;全年力争代理植物新品种保护30个,争取5个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二)持续搭建种业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联合种业创新中心、农大、职院、油菜中心等单位,共同筹办第七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2025年度小麦、玉米新品种观摩会和第32届杨凌农高会国际种业交流对接活动,组织学术研讨交流、品种权交易集中签约转化和新品种现场观摩等,持续搭建种业交流创新和转化平台,促进示范区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积极探索品种权金融应用。依托品种权交易中心建立品种权价值评估专业服务机构,制定和完善《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实施办法》、《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技术规范》,构建以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清算法为基础的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体系,探索开展以品种权交易、质押融资、投资入股、侵权诉讼、银行不良资产债权回收(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为方向的品种权金融应用服务。(四)积极稳妥做好中种集团退股和股权变更。按照中央国资委关于央企法人存量户数压减和“两非”(非主营业务、非优势领域)清退任务要求,配合中种集团退出交易中心运营,全面做好交易中心资产审计、核算评估,争取和协调新的单位以评估价值承接原中种集团出资份额。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