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康复训练。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小沙凹村委会西侧 | |
法定代表人 | 薛钊 | |
开办资金 | 6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7.99万元 | 620.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守底线,入学方式多元化。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托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监测系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老师们不辞辛劳,进村入户、摸底排查。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心去寻找每一个可能被遗漏的孩子。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教就读等多种方式,成功实现了全区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少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坚守住了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底线、红线,真正做到了上学路上一个都不少。2.强化训练,养成教育持续推进。学校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一生一案、挖掘潜力、补偿缺陷”的原则,扎实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们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从课堂常规、上下楼梯、文明入厕、洗漱等生活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学校还精心组织开展“生活技能展示活动”“体操展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基本生活能力的提升,成效显著。在主题化教学中,学校做到每个学生一月一目标,一节一记录,注重学生的点滴成长。同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别化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拔高提升。教师们还利用唱游律动和课外活动时间,教学生学会了哑铃操《快乐动起来》、歌表演《虫儿飞》、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凳子舞《最好的舞台》等5个律动操。师生情景剧《感恩的心》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文艺晚会”上成功展演,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体质,还实现了多方面的协调发展。3.德育教育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品格。(1)扎实抓好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对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并严格落实。班主任们坚持每日早午跟班、晨午检,认真完善学生成长档案,按时按要求召开主题班会,紧紧围绕安全、传染病防控、法制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等主题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2)扎实开展多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为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传承传统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赴宝鸡石鼓园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在校劳动实践中心体验付出与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3)扎实开展国旗下演讲,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这也是提倡全体师生“讲好普通话”活动的一个缩影。尽管学生们言语发展迟缓,但他们参与的热情高涨。学校组织严密,安排到位,各班主任积极配合,从每周一的演讲题材、内容字数、朗诵发音等方面都严肃对待,一丝不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道路上,学校用爱和行动感染着每一个特殊孩子,让他们的爱国情怀得以滋养,言行更加规范,言语更加得体。4.突出特色,职业素养教育正探究。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融入生活的能力,探究培智个别化教育教学成长新路子,经多方协调,学校流转1700平方米土地,投资26余万元建设劳技实践中心。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开展蔬菜种植、小麦种植、花卉种养、清理杂草等田间技能训练,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在家政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炒菜、炒米饭、烙锅盔等厨房才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学习洗衣、整理床铺等居家清洁技巧,为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教育覆盖面,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学生生活教育的领域,还在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寻求就业机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和突破。5.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改革提水平。结合培智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落实在课程中主要由“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来承担;作为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落实在课程中主要由“生活适应、劳动技能”来承担。在教学中,我校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主题化教学、个别化教育教学、一对一帮扶训练等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沟通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培智学生学会洗手、洗脸等生活自理技能,提升学生穿衣、保暖等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们逐渐形成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能力,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课堂教学信息化,提速成效促融合。教学科研中心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微课观摩课,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信息化进程。学校建立了希沃教室,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水平。在凤翔区微课大赛中,黎琼芳老师报送的微课《中国人》、乔乐平老师的微课《中秋节》均荣获三等奖。在2024年宝鸡市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展示暨培训交流活动中,王恬老师荣获特等奖,王烨老师荣获一等奖。在凤翔区2024年“三字一画”活动中,王新芳老师荣获一等奖,李少锋老师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教师队伍的风采。7.立题定向,校本教研如火如荼。学校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研讨,设立课题研究项目,努力创设学、研、教一体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教育功能。学校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召开凤翔区特殊教育论坛,组织教师将外出培训所得所获及时进行交流汇报,精选最新特教科研论文供教师学习,促使教师更新理念、与时俱进,有力地提高了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优秀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评选活动,择优上报,积极参赛,鼓励引导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读特殊教育专业书籍活动,尽管书籍是繁体字,但老师们都能克服困难,认真阅读,积极探讨。教师们也自觉在“中国特殊教育论坛”等专业网站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技能,弥补自身不足。本学年,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3项区级课题结题,2项省级、3项区级课题立项。8.联盟互动,聚力共筑特教梦想。我校站在为残疾儿童少年成长负责、为宝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奋斗的高度,深刻认识组建宝鸡市“新时代•新特教”特殊教育联盟的重要意义,积极联系两级联盟学校。学校努力扩展特教联盟内涵,树立特殊教育新形象,按照一级联盟与二级联盟链式带动、并行合作、跨级交流模式要求,积极参与宝鸡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教师浸入式培训。在宝鸡市首届特殊艺术和特奥项目成果展及残特奥融合运动会上,参赛学生共摘奖牌39人次,充分展现了凤翔特教的新实力。学校还组织教师加强与兄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培智学生成长、课堂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讨交流,建立QQ、微信等信息交流通道,加深中层干部、一线教师的联系,实现互动互助,聚力成长,共谋发展之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被中共宝鸡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宝鸡市‘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称号,被宝鸡市教育局、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授予“2024年宝鸡市特殊艺术和特奥项目成果展暨残特奥融合运动会道德风尚奖”称号,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体管中心系列示范活动暨残疾人冰雪运动进基层活动中旱地冰壶比赛荣获三等奖,被中共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中共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党组评为“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建设活动金奖”,被中共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党组评为“为建国75周年献礼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被区教体局评为“2023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办学条件有待改善。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总体规划,逐步改建了校园、教室、师生宿舍、淋浴室、锅炉房等基础设施,但对照省级示范特殊教育学校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学校没有寄宿楼,导致学生只能走读,家长意见较大;教室电子白板老化,经常出现故障,影响教师正常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标准不高、不系统,有待进一步提升。2.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全校27名教师中只有3名特殊教育专业老师,其他转岗老师虽然每年参加特殊教育相关培训,但仅有的几天培训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无法化解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学校现有康复训练教室4个,感觉统合评测与训练仪、自闭症多动症评测训练仪、认识评测与训练仪等价值约60万的康复训练器材缺乏专业教师,作用发挥不充分,致使我校康复训练工作无法向纵深拓展。(二)改进措施1.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1.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将继续加强班子建设,更新理念,转变思想,学习前沿管理理论和经验,学习发达地区特教工作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技巧,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全方位支援,提高学校软件和硬件建设,推进我区特殊教育迈上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师风学习、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相结合,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采取浸入式跟岗实践,专家引领,课题带动等方式,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寻求对学生针对性康复训练的创新突破,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绝对忠诚、做事敢于担当、为人正直干净、作风尤为过硬、精神昂扬奋发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学校先后荣获“宝鸡市‘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2024年宝鸡市特殊艺术和特奥项目成果展暨残特奥融合运动会道德风尚奖”“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体管中心系列示范活动暨残疾人冰雪运动进基层活动旱地冰壶比赛三等奖”,“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建设活动金奖”“为建国75周年献礼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凤翔区民政局、凤翔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捐赠夏凉被60条、学习用品套盒60套、零食60盒;力兴钛业为学生捐赠夏季短袖200件;凤翔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为学生捐赠羽绒马甲53件;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社区党支部捐赠围巾手套55套,水果3件,牛奶6提;宝鸡黄竞工贸有限公司捐赠冲锋衣30件、棉帽子和围巾98套;博雅娇宁服饰捐赠冲锋衣55件;艾满劳、程爱平、纪淑珍、刘雪萍共捐赠现金4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