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岐山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监督并实施地质灾害监测服务。隐患灾害点的日常巡查排查、预测预报,以及监测人员技术培训。 | |
住所 | 岐山县城国土资源局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晓斌 | |
开办资金 | 3.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岐山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7万元 | 3.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岐山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精神,组织召开了全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对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岐山县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防治措施、部门工作职责等,为全年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成立了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组,实行全天候、全时段“叫应”值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全力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二)落实双控工作。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要求,对省厅反馈的全县165处地质灾害风险区图斑委托技术支撑单位进行了核查划定,汛期前全面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经核查划定最终我县地质灾害风险区为75处,并指导乡镇落实了管控责任。(三)加强业务培训。按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组织召开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年度专题培训会,邀请省地质三队专家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条例、政策,地质灾害前期迹象表现、防范技巧、预警信号、安全撤离的路线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做了详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各镇、村群测群防员、风险区巡查员的业务能力。(四)开展督导排查。进入主汛期后,分组对各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令、张贴发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制定防抢撤预案、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同时,按照地质灾害隐患“三查”工作要求,及时会同技术保障单位,对全县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开展多轮次排查,切实掌握每个点位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措施得当。(五)严格值班值守。严格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汛期期间值班室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管理到位。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并及时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为检验各镇地质灾害防抢撤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实战水平和快速处置能力,全县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演练25场次,全面完成了年度演练任务,参加群众679人。同时,在演练过程中加强宣讲教育,让群众知晓预警信号、避让路线、避灾地点等内容,使群众能够按预案有序撤离。(二)强化监测预警。按照“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密切关注雨情和地质环境等变化情况,严格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机制,指导乡镇开展巡排查工作,根据天气预报、地质环境条件,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落实“123”一线叫应机制,通过短信、微信、电话、广播等一切有效途径,提高灾害风险预警的时效性,累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以及雨情、汛期信息80余条。(三)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把地质灾害安全防范知识作为一项内容,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图画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高了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推进项目实施。一是投资530万元,实施岐山县凤鸣镇陵杨村曹家尧崩塌治理工程,目前项目已完成初步验收工作,工程完工后彻底消除凤鸣镇陵杨村曹家尧28户102人112间房屋的地质灾害威胁;二是投资487万元,实施岐山县蔡家坡镇(三原一组崩塌)工程治理增发国债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初步验收工作,彻底消除蔡家坡镇四原村三原一组20户83人146间房屋的地质灾害威胁,切实保障了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减轻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压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2024年,全县23处地质灾害点位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汛期平稳过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定成果仍未通过省级验收,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一定影响。2、我县地质灾害治理经费不足,无法及时消除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二)改进措施1、压实各镇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地质灾害综防体系群防群测作用,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持续优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中小规模隐患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及时安排部署,汛期前组织召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培训会,制定并下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相关文件等,夯实了各镇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明确了防范时段和重点区域,确保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按照地质灾害防治“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汛期前对认定的全县75处地质灾害风险区通过技术单位现场核查进一步优化,将最终优化后的地质灾害风险区下发各镇并指导落实管控责任。(三)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工作,汛期前指导各镇完成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风险区“两卡一预案”的填报及张贴工作,落实好监测员(巡查员)及责任人,按照地质灾害“三查”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雨情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真正把群测群防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四)完成年度地质灾害避险演练任务,提高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实战水平和快速处置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