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档案馆(局)(中共宝鸡市陈仓区委党史研究室、宝鸡市陈仓区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1.辖区内档案理论与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保管;2.征集、编写党史资料;3.《县志》、《年鉴》资料进行编纂、出版、发行等。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南环路行政中心档案馆209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永奇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宝鸡市陈仓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1万元 | 1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档案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档案硬件建设。投资20万元,更换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大厅等重点部位高清摄像头42台。投入50余万元,更换消防设施,安装36组柜式七氟丙烷。投资30万元,安装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加湿除湿净化、红外防盗、水浸等监测控制功能,提升了档案库房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为指导原则,全力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完成馆藏纸质档案895卷3397件569820页数字化加工。接收文书档案6625件,接待查档群众327人次,调卷967卷,提供证明9656件。三是加强档案宣传培训。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37周年纪念日档案普法宣传,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宣传彩页、漫画册、手提袋,提供档案咨询服务,推进档案“进机关”“进学校”,不断扩大档案工作宣传面。扎实开展档案工作“三个一”工作(开展一轮档案业务人员集中培训、一轮档案行政执法专项检查、一轮全覆盖指导及多频次上门培训),指导4家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督促立档单位开展档案“三合一”制度编制报审工作。四是顺利完成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分级负责普查工作,“线上+线下”开展普查工作业务指导,实现统计范围内164家单位应普尽普、应报尽报,统计纸质档案303450卷、818284件,电子档案1919.42GB,1154件实物档案,录音磁带、录音磁盘、影片档案96盘。(二)深化党史宣传教育。按期完成《宝鸡党委工作纪事》资料征集编写工作;《中国共产党宝鸡县历史(第二卷)》(1949年—1978年)通过区委常委会审定,资金到位后进入印刷程序;统计编写《宝鸡市陈仓区现有红色视频目录》,收集上报《一段不曾忘记的历史》、《西秦村史图片记录》红色短视频2部;配备和补充党史地方志书籍,加强和完善红色史志驿站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党史“七进”活动7场次。(三)地方志工作有序推进。狠抓《陈仓年鉴(2024)》编纂质量,科学设定年鉴编目、结构,定人定责定时限,分工分篇分阶段,全过程把控质量,力争向精品年鉴靠拢,目前完成终审,进入印刷程序;完成《宝鸡年鉴》(2024卷)陈仓区供稿任务;编写完成《2023年度大事记》;指导《地质三队志》《自来水志》《东崖村志》《南阳村志》编修工作。(四)全区中心工作高效落实。一是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0.005亿元。二是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馆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重要抓手,以“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档案规范化整理、数字化加工、年鉴编纂等业务技能大练兵系列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到区委办及市档案局轮训,有效提升了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区档案馆已有11名领导干部全部高分通过陕西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统一线上考试,取得了行政执法证,进一步充实档案业务执法队伍,推动档案执法检查工作合规高效;印发了《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按季度上报《关于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一站式”查档服务,年内共接待查档群众327人次,调卷967卷,提供证明9656件。2024年荣获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在市档案局组织的“三秦匠心铸兰台”档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我馆3名干部取得了1个优胜奖,2个优秀奖的好成绩,一名干部代表全市参加省级档案业务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挖掘陈仓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人物故事资源,在全市举办的“讲好党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史短视频征集活动中,上报的《改革先锋何载》荣获二等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档案接收进度较慢。一是按照全宗名册范围和馆藏档案情况,未做到到期档案应接尽接;二是对撤并单位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接收工作有短板。2.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我区目前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居多且变更频繁,导致业务学习、培训缺乏持续性和有效性,影响了档案培训的质效和档案工作的稳定。(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认清职责与使命,制定到期档案接收计划,对拟移交档案逐一鉴定、严格把关,优化档案进馆验收流程,提高到期档案接收进馆效率。2.加大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培训力度,对镇街、村(社区)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档案保管利用等进行指导,规范档案收集整理,不断完善档案保管条件,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紧抓档案史志工作全年目标任务,鼓干劲、添措施、补短板、创佳绩,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持续夯实档案基础工作。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制定到期档案接收计划,对拟移交档案逐一鉴定、严格把关,优化档案进馆验收流程,提高到期档案接收进馆效率。做好撤并单位档案资料接收工作,组织业务人员上门指导并督促撤并单位对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做好档案移交工作。做好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提升工作。争取资金,在五楼南库安装密集架,扩大档案馆藏容积,为接收全区各单位到期档案做准备。在四、五楼库房安装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解决库房温湿度超标问题,保障馆藏档案存储安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档案库房。做好数字化档案馆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数字档案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安装中控平台,对主机房和数字化加工场所等设施按创建标准建设,配备门禁系统、红外防盗等设施,为创建数字化档案馆提供坚实基础。提升基层档案室规范化水平。对镇街、村(社区)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档案保管利用等进行指导,规范档案收集整理,不断完善档案保管条件,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创建查档服务品牌。以创建查档服务品牌为目标,引导机关干部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窗口全体人员整体素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通过加强查阅大厅内部管理,制定区档案馆接待利用工作窗口服务制度、查档接待利用窗口服务承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规定等一系列制度,严格界定窗口服务岗位职责,精确细化岗位职责,进一步优化档案查阅办理流程,切实提高窗口办事效率,实现查档窗口零投诉,百分百好评。(三)扎实抓好档案资源建设。深入开展档案“三合一”制度报批工作。加大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培训力度,积极构建“主动、联动、互动”的档案宣传工作格局。有序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根据档案室规范化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陈仓区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十四五”期间任务计划表,认真对照《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标准》完成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任务。依法行政做好档案执法检查。区档案馆已有8名领导干部全部高分通过陕西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统一线上考试,取得了行政执法证,2025年将有4名新进人员参加考试,进一步充实档案业务执法队伍,推动档案执法检查工作合规高效。(四)扎实做好史志工作。加快党史基本著作编撰。加强与上级部门交流沟通,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宝鸡县历史(第二卷)》(1949年—1978年)的出版印刷工作。打造精品年鉴。制定《陈仓年鉴(2025)》卷编纂方案,对年鉴编纂任务进行分解,以打造省市优秀年鉴为目标,认真做好《陈仓年鉴(2025)》编纂、印刷和出版发行工作。提高出版时效和编纂质量,积极参与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选工作。协助编纂志书。保质保量完成2024年《宝鸡大事记》资料征编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宝鸡年鉴·陈仓区》(2025)资料编纂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在市档案局组织的“三秦匠心铸兰台”档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我馆3名干部取得了1个优胜奖,2个优秀奖的好成绩,一名干部代表全市参加省级档案业务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在全市举办的“讲好党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史短视频征集活动中,上报的《改革先锋何载》荣获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