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

宜君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7 09:52
单位名称 宜君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1、负责全县贫困人口、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成效监测;2、负责国办系统、省办系统数据信息动态调整的指导、审核和比对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法定代表人 曹磊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3万元 9.31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监测机制全面升级。动态监测网格化。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配备网格员1047名,全年开展集中排查1轮,覆盖全县22596户72307人农村人口,累计纳入监测对象222户645人,其中2024年纳入28户102人,做到了对潜在返贫风险的及时发现与精准识别。智能预警精准化。高效应用中、省“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整合医保、教育、民政等9个部门数据,全年开展预警信息核实2232人次,响应处置率98.6%。有效提升了对返贫风险的提前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部门协同高效化。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全年共召开12次,制定防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和帮扶政策两类“明白纸”,推动各项帮扶政策应享尽享,落实各类帮扶措施2390项,平均每户享受帮扶措施4项。通过精准帮扶,稳定消除风险132户388人,风险消除率60.1%,切实降低了返贫风险。二是数据管理提质增效。信息采集标准化。制定下发防返贫数据采集工作导引,开展数据质量“百日攻坚”行动,修正问题数据790条,信息完整率达99.3%,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三是帮扶措施靶向发力。产业就业双驱动。投资85.54万元实施到户产业项目390个,建立帮扶车间26个,带动120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业,户均增收1000元。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完善乡村物流网点,线上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脱贫成果巩固注入强劲动力。政策兜底全覆盖。投入39.03万元购买“防返贫保险”,目前共为15个困难家庭赔付22万元,解决了群众急难问题,有效化解了返贫风险。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零返贫目标实现,采取监测预警全覆盖、精准帮扶强实效、兜底保障稳根基等措施,筑牢防返贫最后一道防线,全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2%,未发生1例返贫致贫。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采取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措施,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转变。全年共开展技能培训8场,1600余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不断提升。二是社会效益充分彰显。民生保障网织密织牢,农村安全饮水有保障,加大供水工程建设和维护力度,保障群众喝上放心水。在教育保障上,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保持0。危房改造完成率100%。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通过“12317”平台、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诉求86条,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完善,全年农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20%,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存在问题一是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协同效能不足。各部门数据更新频率、标准不一致,跨部门共享数据时效性难以保障。医保部门实行月度动态更新,民政、教育部门按季度更新,直接影响联合研判和综合性评估的准确性。二是基层队伍专业能力不均衡,实操短板明显。部分村级网格员对信息录入系统操作不熟练,移动终端使用率仅为52%,仍依赖纸质表格采集信息,导致错误率高。现有培训缺乏实操指导,难以满足动态化工作要求。三是政策宣传覆盖面不足,精准触达率低。传统宣传方式受众覆盖面窄。未能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宣传内容缺乏创新性。农户对政策的疑问无法及时解答,导致政策理解偏差,影响落地效果。四、改进措施一是构建数据共享长效机制,提升协同治理效能。统一数据接口标准,明确医保、教育等部门的数据格式规范。按月核查数据更新情况,对滞后部门进行督办整改。开发数据质量评估模块,自动识别异常数据并预警,提升数据可靠性。二是实施基层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实操能力。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通过“线上微课+线下实操”模式开展轮训。引入“以老带新”结对帮扶机制,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建立“培训-考核-反馈”闭环体系,动态优化培训内容。三是创新政策宣传模式,实现精准触达全覆盖。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制作“防贫保”政策动画短片,通过抖音等平台定向推送,联合村级广播站、流动宣传车开展“每日一讲”,设立村级政策咨询窗口,集中受理农户申请,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强化监测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运行好行业部门防返贫预警、“日常查、集中查、重点查”等各项机制,织牢行业部门横向协同监测、纵向精准帮扶的“预警网”,督促相关行业部门持续落实好教育、医疗、兜底等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强化驻村管理。常态化对驻村队伍在岗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年终进行政治表现、履职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综合考核,并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督帮等方式,抓好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三是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精准制定脱贫户、监测户增收措施清单,督促落实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增收措施,强化收支采集工作统筹调度,确保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实现产业增收。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外出就业的,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如护林员、保洁员等,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