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铜川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铜川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铜川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5-03-07 09:33
单位名称 铜川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铜川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业务指导·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受理农机质量投诉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2楼
法定代表人 王小江
开办资金 5.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3万元 5.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5月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发生了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情况一是加强工作安排部署,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印发了《铜川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在“三夏”“三秋”前分别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夏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及要求。二是加强技术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市共召开现场会5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44期,培训4678人次;出动700多人次,开展宣传服务270多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125条,发放手机短信17条次。三是加强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秸秆利用水平。优化技术规程,加强以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秸秆捡拾打捆等为主要内容的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组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帮扶组和技术服务队伍,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服务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培育发展服务组织,提升离田利用能力。通过支持鼓励收储企业和养殖企业开展秸秆的收集、加工利用,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为秸秆离田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秸秆离田利用能力明显提升。全市秸秆收储企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5家,年秸秆收储能力达13.76万吨。五是做好秸秆台账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全市5个区县共调查农户810户,市场主体62个,分别比上年度增加210户、28个,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2024年全市小麦、玉米等各类作物种植面积103.66万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99.16万亩,其中还田利用80.18万亩,离田利用18.97万亩。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65%,其中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43%,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2、机收减损工作情况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有关要求,我站一是安排部署,积极谋划全市小麦、玉米机收减损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铜川市2024年粮食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方案》、《关于做好全市2024年粮食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小麦机收减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4年玉米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的通知》等。二是开展宣传培训,编印了《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小麦机收减损歌》、《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简介》等宣传资料并制作了《玉米机收损失率测定方法》ppt。三是加强组织实施,开展技术指导,深入区县调查指导小麦、玉米机收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群众和机手根据小麦、玉米成熟情况和当地烘干、晾晒条件,合理安排收获时间,适收即收,保证作业质量,做到颗粒归仓。四是落实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机收损失测定方法测定各项数据,确保各区县监测人员真正掌握监测方法,按照机收损失监测方法规范操作保证测定结果的真实准确。同时,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机手结合土壤墒情、作物成熟情况、产量等灵活选择作业速度、行走路线,及时调整作业参数,规范操作,确保机收作业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秸秆的综合利用为农民和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秸秆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全市建立小麦机收损失率监测点50个,玉米机收减损跟踪监测点65个。全面完成了小麦机收损失率监测工作。全市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为0.74%,比上年降低0.09个百分点,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89%,较上年降低0.89个百分点,群众“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明显增强,机收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三、存在主要问题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人员不足,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四、改进措施招聘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更好的服务我市农机推广工作。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1、做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2、做好机收减损及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