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临渭区官底镇中心幼儿园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 | |
住所 | 临渭区官底镇官底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王英 | |
开办资金 | 45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3.6万元 | 44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园在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和镇中心校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一线管理 “更落地”在日常教学管理方面,我们秉持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要求保教人员严格遵循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确保从入园到离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条不紊地有序过渡。同时,管理人员定期深入班级听课、评课,细致入微地了解教学动态,及时、准确地给予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与专业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为幼儿提供了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二)安全护航“更有序”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依托“1530”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安全责任,明确安全职责;每日做实安全排查,每周做优安全教育,每月做新安全演练,每时每刻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全力守护平安校园。(三)卫生保健 “更精细”健康管理精细化是我们卫生保健工作的核心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幼儿因病缺勤追踪记录,班级每日定时通风、消毒,玩具、餐具等定期进行高温消毒,通过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幼儿的身体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我们以A级标准为纲,坚持“三级管理”、“四个公示”,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十统一六到位”制度,连接全省“智慧食监”监控系统,坚持定点采购,索证索票等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规范操作,形成亮丽独特的“阳光食堂”品牌。我们依据幼儿的营养需求,精心制定每周食谱,并提前向家长公示,接受家长的监督。(四)课程建设 “更‘童’化”1.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秉承“享受快乐教育,促进幸福成长”的办园理念,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减少对教材的依赖,推进“去教材化”与课程园本化相结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调整月计划与周计划,大胆探索班级课程,初步构建了以“3+N”为基础,特色活动为延伸的园本课程体系,并着手建立园本课程资源库。2.各班根据幼儿兴趣、疑问等进行班本课程,巧妙地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使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在熟悉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班本课程实施,本学期成功收集主题案例7份,完成儿童海报7份。(五)幼儿游戏“更自主”1.合理调整一日生活时间表。在充分考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对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进行了科学且合理的调整,为幼儿打造出了一段连续且充裕的自主游戏时段。2.优化游戏环境,合理规划户外、室内游戏场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游戏需求,让其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快乐成长。3.注重培养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引导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支持幼儿深度游戏,促进其更好发展。本学期收集了自主游戏案例10篇,为优化自主游戏提供了经验借鉴。(六)队伍建设 “更有方”这一学期,我们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开展一系列师德建设活动,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素养。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师德规范,开展精彩纷呈的师德演讲活动等方式,引导教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教师师德考核合格率达到了100%,展现了我园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实施分层培训策略。本学期,教师外出培训达5人次,园内教研活动开展了4次,通过这些培训和教研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七)家园协作“更有心”这一年,我们用跨越式思维打破家园“围墙”,开展形式多样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双向互动的家访、家委会、伙委会、课程成果展、亲子活动等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实现了家园共育的同频共振。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增进了家园信任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教科研成果:2024年4个课题获区级成果;2024年9月3个课题在区级立项。(二)教师参加区级交流2人次,片级交流10人次。教师在游戏化集体教学中荣获区级“三等奖”;教师撰写主题案例荣获区级“三等奖”(三)综合荣誉:2024年获得临渭区先进单位;三、目前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园教师队伍在专业发展方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教师在课程整合与教育科研领域能力较为薄弱,这一现象对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了阻碍。在课程整合上,这些教师难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融合,教学活动缺乏综合性与连贯性,无法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例如在组织主题活动时,不能有效结合艺术、科学、语言等多领域内容,使得活动形式单一,幼儿参与度不高。而在教育科研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对日常教学问题的敏锐洞察与深入研究能力。不善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实践,导致教学长期处于经验模仿阶段,难以实现质的突破。这不仅影响了自身专业成长,也拉低了幼儿园整体的教育科研水平,进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着重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性。一方面,针对课程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与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组织教师进行跨领域课程设计的实践与交流,促使教师熟练掌握课程整合技巧。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安排科研骨干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从选题、研究方法到成果撰写给予全程指导,定期组织科研成果分享会,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二)课程建设深度不足我园在课程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深度欠缺的问题,园本课程体系亟待完善,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融合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的园本课程在内容挖掘上不够深入,未能充分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与幼儿发展需求进行深度开发。课程活动形式较为表面,缺乏对幼儿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系统培养。例如在一些传统文化主题课程中,只是简单地让幼儿了解节日习俗,而没有深入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无法有效提升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与综合素养。同时,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各自为政,融合度不高。两者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与协同作用,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育人体系,难以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这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融会贯通,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深化课程建设。组织专业团队对园本课程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深度。同时,加强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融合研究,通过课程整合设计、跨课程主题活动等方式,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切实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三、家园共育成效待拓展现阶段,我园在家园共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拓展深度与广度。部分家长教育理念陈旧,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过于注重知识学习,忽视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也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方法,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家长配合度不高,对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积极性低,在家园沟通中也表现出敷衍态度,这给家园共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例如在亲子阅读活动中,有些家长只是简单地让孩子看书,而不参与互动交流,无法真正发挥亲子阅读的教育作用。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定期举办家长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同时,丰富家园共育活动形式,如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提高家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加强与家长的日常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表现,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推动家园共育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 针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不均衡问题,强化教师培训体系,根据教师实际需求和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培训,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专业素养全面提升。2. 在课程建设方面,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完善园本课程架构,加强课程审议工作,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提升课程质量,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课程资源。3. 在家园共育方面,加大家园共育宣传力度,开展家长教育讲座,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和配合度,携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