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新区锦绣园小学

铜川市新区锦绣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09:32
单位名称 铜川市新区锦绣园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铜川市新区锦绣5路
法定代表人 侯小军
开办资金 694.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7.45万元 567.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4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开办资金由400万元变更为694.35万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滴尽莲花漏,壁井酴酥沉冻酒。2024年,铜川市新区锦绣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保障校园安全,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等各项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开展业务活动(一)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二是组织跨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开展“青蓝工程”、教学展示、课题研究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是举办学术节、科技节、古诗词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德育与学生培养一是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开展习惯教育和“七色主题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二是组织研学实践、军训等活动,锻炼学生意志,提升组织性和纪律性。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三)安全与服务保障一是完善安全制度,开展安全演练,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二是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传染病防治,做好常规安全教育。三是关心师生生活,做好扶贫、资产管理、设施维护等工作,提升办学条件。(四)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设计《校本研修手册》,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二是开展多样化培训,邀请专家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五)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送教送培活动,走进领航学校观摩学习,促进区域协同和资源共享。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学校荣誉与认可一是获得2023年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成为铜川市“316”高质量发展学校。二是在各类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如“我心中的黄帝陵”书画活动、“飞北”航空航天模型竞赛等。三是在新区教育局组织的作业设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个班级和教师获得表彰。(二)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多名教师在市级、区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如省级教学能手、市级少先队能手等。二是成立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三)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一是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涵盖书画、科技、体育等领域。二是微电影《端端》获得国际、省级奖项,展示学校育人成果。(四)社会影响力一是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科普活动等,受到社会媒体报道,反响良好。二是通过党建引领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社会声誉。(五)办学条件改善争取资金65万元,用于校园设施改造和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环境。三、存在的问题(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教师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一是小组合作课堂模式的推广和实施仍需进一步优化,部分教师在课堂组织和引导方面存在不足。二是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三)德育工作方面一是德育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活动的育人效果需进一步强化。二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仍需加强,家长参与度有待提升。(四)安全与服务保障方面一是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的及时性需进一步提高,部分设施设备的维护需加强。二是学校服务保障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师生个性化需求满足方面。四、改进措施(一)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邀请更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二是推动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深化小组合作课堂模式,加强教师培训和课堂观摩,提升课堂组织能力。二是拓展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活动。(三)德育工作一是完善德育活动体系,强化活动育人效果,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二是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家长参与度。(四)安全与服务保障一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的及时性,建立隐患整改台账,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二是提升服务保障的精细化程度,关注师生个性化需求,优化校园服务流程。五、下年度工作计划(一)教育教学工作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小组合作课堂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二是推进素质教育,举办更多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德育工作一是完善德育活动体系,强化习惯教育和劳动教育,提升德育实效。二是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交流活动。(三)安全与服务保障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校园安全。二是加强服务保障能力,优化校园设施设备,提升办学条件。(四)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教学能力。二是推动“青蓝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助力教师成长。(五)、对外交流与合作一是持续开展跨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加强与领航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推进中医药文化示范校和足球学校创建工作,提升学校特色办学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我心中的黄帝陵”青少年书画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飞北”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陕西省优秀组织单位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第二十一届全国水科技发明比赛陕西省赛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