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5-03-07 09:19
单位名称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参与制定全市蔬菜、食用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蔬菜、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蔬菜、食用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0楼
法定代表人 杨雷
开办资金 75.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果业发展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6万元 4.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果业发展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的业务活动(一)按照全省蔬菜“稳露地、优设施、提质量、增效益、保供给”的总体思路和在铜川市打造渭北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带的政策要求,结合各区县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在宜君县西南部、耀州区西北部山区发展高山高原蔬菜基地;在耀州区庙湾、柳林等地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香菇小镇;在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南部塬区发展设施蔬菜,同时做好设施蔬菜的提质增效。(二)按照不同菜菌品种定期发布技术指导方案,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管理、早春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各区县设立蔬菜产销信息监测点,每周统计菜菌产量和价格。(三)在宜君县丰诺家庭农场、铜川市绿安蔬农业公司等高山高原蔬菜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宜君及耀州西北部山区已建成的高山高原蔬菜基地已由最初的1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0000多亩,种植的甘蓝、白菜等蔬菜亩产均在10000斤以上,并带动周边许多群众自发加入种植高山冷凉菜的行列,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我站按照全链统筹、优化布局、协同推进,初步形成从品种引进、种苗生产、蔬菜种植、精深加工、终端销售、仓储物流到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成渭北“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带”、瑶曲“蔬菜小镇”、庙湾“香菇小镇”等蔬菜和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耀州区照金镇北梁村香菇基地建设完成,占地面积30亩,建设52座香菇大棚,投资1799万元;耀州区小丘镇文岭村设施菜基地建成投入生产,占地面积16亩,建设8座设施菜大棚,投资200万元。(五)根据市上推进老旧设施提档升级要求,我站年初将老旧设施改造指标下达区县,各区县充分利用统筹资金,对年代久远的老旧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包括日光温室、拱棚等,根据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意愿进行合理引导、有序规划。老旧设施的改造实现标准化,从内部骨架、大膜、棉被都按照要求配备,内部水肥一体化、外部卷帘机等配套设施也按标准要求配备,全面提升全市老旧设施水准,推进老旧设施提档升级。(六)加强对生产基地“一对一”跟踪监管,制作、悬挂监管公示、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农资投入品使用规范等制度,并督促企业加强投入品管理、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对蔬菜种植大户、企业、合作社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规范农药、化肥等农资投入品知识的培训,确保群众吃上安全菜、放心菜。(七)按照市政府产销信息周报的要求,全年累计报送信息周报52次;根据省农业厅和省园艺站的要求,在全省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系统填报报表38次,其中旬报36次,半年报1次,年报1次;根据农业部种植业司要求,在全国种植业生产信息调度系统填报报表49次,其中旬报36次,月报12次,年报1次。(八)全面开展高山冷凉菜“一新二改三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提高蔬菜亩均产量。加快新优品种选育,引进大白菜新品种5个,萝卜新品种3个,豆角新品种2个,开展试验种植600亩,推广玉米菜豆间作模式。开展栽培对比试验150亩。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生产效率,开展萝卜种植机械直播,配套蔬菜精量点播机、起垄机、喷药机、施肥器等机械设备。创新粮菜轮作、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九)组织蔬菜专家编制了《高山萝卜栽培技术规范》(DB6102/T118-2024)铜川市地方标准,极大提升了技术干部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态度,为下一步发展壮大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我站今年申报的《苹果幼园套种高山冷凉菜生产技术规程》、《设施菜用香椿生产技术规程》、《玉米菜豆间作技术规程》三个铜川市地方标准已被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立项。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全市全年蔬菜累计产量和种植面积业务数据分别为9.02万吨和4.89万亩。其中露地蔬菜达6.52万吨,主要栽植品种为大白菜、萝卜、甘蓝、辣椒、菠菜等秋菜。设施蔬菜达1.3万吨,主要栽植品种为番茄、辣椒、黄瓜、草莓、西甜瓜等。食用菌产量1.2万吨,主要以香菇和平菇为主。三、存在的问题1.项目支持力度不足要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和食用菌,农业设施的基础投入资金要求很大,启动资金是许多有意愿的种植户的拦路石,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前期投入较大,从根本上制约了产业壮大发展。这需要政府层面出台政策鼓励和项目支持,但目前对蔬菜产业设立的项目较少。2.总体科技水平较低近几年铜川市蔬菜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不高,管理技术手段不够,环境控制能力薄弱,生产管理技术差异大,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化学防治,增加防治成本,降低防治效果和蔬菜产品安全水平。3.技术人员依旧缺乏相关技术研究人员与技术培训仍需加强,蔬菜全产业链需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与市场相适应,仍然以经验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这样就限制了蔬菜全产业链优势发挥,因此,加快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基地建设,通过引领示范,引进推广的技术新模式,推动我市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势在必行。四、改进措施抓好全市温室大棚及可越冬拱棚的生产利用率,督促生产主体对设施蔬菜中的番茄、黄瓜及部分叶菜进行合理的安排,科学制定上市时间,提升经济效益。抓好渭北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带的建设工作,将高山高原蔬菜标准基地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大力推广,做好蔬菜稳产保供相关工作,确保蔬菜品质与产量稳步提升。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1.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加快蓄水池、集雨窖、设施微喷滴灌设备、农业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蔬菜现代化生产水平。2.加大蔬菜技术服务力度组织蔬菜技术人员及时深入各基地,针对群众蔬菜技术需求,制定精准服务计划,采取整村推进和“菜单式”服务双线运行模式,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为提高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提供技术保障。3.加强蔬菜科技推广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蔬菜栽培种植科技水平,抓好种苗和良种选育,实施工厂化育苗,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蔬菜发展动态,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扩大名特优品种,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品质优良,受消费者好评的名优蔬菜品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