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6 17:11
单位名称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确保全县粮油储备和粮食流通。平衡市场粮油价格、抗灾救灾军粮供应;提出并实施粮食仓库维修及建设规划;承担省、市、县各级储备粮的储备管理;确保全县居民、驻地军用粮安全。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三楼
法定代表人 张建兵
开办资金 5.0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发展改革科技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有效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一是扛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完成2023年度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涉及我单位共计5大类19小项,积极落实后期整改反馈,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构建高效顺畅粮安工作机制。配合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全力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实。(二)强化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1.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现储备原粮小麦6500吨,其中县级储备粮5000吨、代储市级储备粮1500吨。应急成品代储点4个储存,共计储存应急成品粮油613.48吨,其中面粉520.34吨、大米68.14吨、食用油25吨。按2020全县约11.2万人口供应量计算,原粮小麦可供应全县3个月,应急成品粮油(面粉每人每天0.5斤、大米每人每天0.2斤、食用油每人每天0.02斤)可供应全县15天。承储粮油,品质较好,符合安全储存标准。2.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积极争取省市绿色仓储项目,改造英旺库区4栋标准粮仓仓库、仓容12000吨,改造总面积为9389.3平方米,推广应用节能环保、高效绿色储粮技术,打造一体化进粮中心,集进粮、清理、烘干为一体,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2023年起着手准备,目前完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3.严密监测政策性粮油存储安全。严格落实2024年春秋季粮油普查,政策性粮油承储库点开展检查,按季度履行粮食购销定期巡查制度。我县现有承储企业1个,存粮点2处,储粮仓房5个,代储个体工商户4个,放心粮油门市8个,以“自查+培训”的方式,全面排查问题隐患,对政策性粮油储存库点进行逐仓逐货位检查,确保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全程留痕,确保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坚持出入库委托第三机构进行粮食质量检测,每年平时自检两次,账务相符率达到100%,“一符四无”达到100%。4.夯实藏粮于技筑牢粮食安全。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粮食质量和储存年限等因素,科学制定粮食轮换计划,本年度计划轮换粮食2000吨,实际完成轮换2000吨,完成率达到100%。依托陕西省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进行网上公开拍卖、竞标,从源头上杜绝粮食轮换出现空进空出、虚报损耗、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掺杂使假、吃拿卡要等问题;另外推进“智慧储备库”建设,利用“互联网+”信息化,从粮食入库、抽样检验、计量称重、入库保管以及销售、轮换、储存管理等实现“一条龙”监管,结合仓情、粮情分析、价格监测、智能分析、数据整理、存档、报表生成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连线,资源共享。5.持续提升粮食监管工作效能。完善粮食信用监管平台、加大“12325”热线宣传工作,创新开展储备粮轮换,持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以科技活动周、世界粮食日及粮食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粮食储备行业涌现的科学家精神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群众对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的认识。产生的经济跟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一是创新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体制机制,要多措并举,加强粮食流通环节中的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安全储存。二是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制定粮食进出库工作方案,人员定岗定位,细化目标责任,实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收储环节颗粒归仓、精打细算、惜粮如金,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新时尚。(二)社会效益加强对县级储备粮的管理,保证县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县级储备粮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对调节全县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县内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确保我县县级储备粮储的进、管得好、调得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压力。粮食和物资储备设施的建设、维护以及粮食轮换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拨款,但仍存在资金缺口,影响了部分工作的开展和储备设施的进一步升级。二是人员素质与技术更新。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缺乏对新型储粮技术、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深入了解和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改进措施1.解决资金问题积极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粮食和物资储备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2.人员与技术提升加强员工培训工作,鼓励员工参加相关行业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积极进行社会招聘,加强人才引领,进一步提高粮食经营效率,持续推动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有力有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中心将进一步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主动担当作为,找准工作切入点、发力点、着力点,从工作全局出发,坚定不移强基础、保安全,抓机遇、促发展,踔历奋发、勇毅前行,坚守安全稳定廉政底线,抗稳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强化收储保供、产业发展、基础建设,重视行业队伍建设,逐步完善物资储备体系。(一)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积极协调财政、林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形成联合执法、监督检查、定期会商、协调调度、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凝聚监管合力;加强粮食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监管质效;严格例行检查,加强突击抽检,强化动态监督,加大粮食购销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切实形成震慑效应。(二)深化粮食改革,确保储粮安全积极推进新丰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实现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支持新丰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人才引进、设施提升改造、新型设备配备、管理机制完善,提升经营水平;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逐步增加原粮、成品粮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适当增加玉米等品种储备;建立企业经营户社会责任储备机制,鼓励粮食经营企业、个体经营户建立合理商业库存,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户自主储粮,提升全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