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5-03-06 16:44
单位名称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收藏、陈列、展览、宣教,文物维修保护和文物单位管理工作。
住所 宜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宋延龙
开办资金 100.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8万元 24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在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单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博物馆宣传教育1.馆校联动。持续开展“馆校联动——架起课堂间沟通的桥梁”馆校共建系列活动,与红军小学、第四小学、第二幼儿园等学校开展博物馆进校园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参与师生2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讲30余场次。今年接待未成年人7000余人。2.主题宣传。5月18日、6月8日通过悬挂横幅、摆放馆藏精品文物展板、历史文物类知识解答、发放精选文创产品、文物法律法规保护宣传册等形式,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活动累计送出制作精美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知识宣传手册900余册,宣传奖品800余份。3月14日、4月9日在文化广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页等进行了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宜川县第三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3、社会教育。在寒暑假对学校师生免费讲解,闭馆日照常开放,接待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等学校共计5次,200余人。春节活动。举办了“庆新春迎元宵猜灯谜”趣味活动,活动共吸引了1200余人参与。国庆假期期间在博物馆门口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革命先辈王世英同志图片展。共吸引了学生、党员干部、老年人、军人等群体1400余人观展。4、志愿服务。与哈依艺术、巧嘴巴、爱萌滔客等校外培训机构签订长期志愿者讲解合同并颁发聘书。今年共开展了志愿服务30余次,分别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节假日、周末、寒暑假参与免费讲解、卫生清洁、参观导览、敬老助残等服务,贴近群众,取得了可喜成效。5、馆际交流及培训。为提高讲解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3月份组织单位讲解员赴延安参加讲解员培训。6月份与黄龙县博物馆、洛川县博物馆、洛川会议旧址进行馆际交流,互学互鉴,提升了讲解员整体业务水平。(二)文物保护业务1、筹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立了宜川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上报三普资料、县级普查人员落实前期准备工作,派出业务人员何宁到西安参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2024年度培训并赴榆林市榆阳区参加普查试点工作,宜川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9月20日召开四普启动仪式,9月21日正式开始普查,10月30日完成普查工作。完成复查562处,新发现19处,圆满完成任务。2、卓家庄八路军驻二战区办事处旧址陈列布展项目4月份政府采购挂网,7月份完成招投标,8月底实施陈列布展,10月底完成布展。3、支持延安博物馆借用展陈文物工作。对县博物馆文物进行了筛选,开展了账物核对、完善信息、文物拍照及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等工作,县政府常务会通过后,5月6日接到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移交通知,于5月10日完成借展文物移交、备案等工作,借展文物96件。4、配合省考古院对虫坪塬春秋遗址进行全方位勘探,考古勘探工作于5月9日结束。5、11月份完成寿峰寺壁画修复项目、阵中日报社旧址修缮、寨子沟二战区兵工厂旧址保护修缮、秋林寨子官兵旧居保护修缮、桑柏八大处保护修缮、桑柏阎锡山旧居保护修缮、圪背岭宜川战役指挥所旧址保护修缮7个项目的审计、终验工作。(三)文物及消防安全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先后开展文物安全巡查5次,巡查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配合延安市文物执法支队巡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文物消防安全常抓不懈,在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每月自查3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次,演练一次,参加省级消防培训3期,坚持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确保了文物安全、消防安全零事故。(四)旅游接待服务博物馆景区秉持“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始终将游客需求放在首位,从游客进馆那一刻起,温馨的引导服务便如影随形,让游客感受到贴心,馆内的讲解服务更是精益求精,讲解员用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表达,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用不同的方式解读文物背后的奥秘,满足游客对知识的渴望。在秩序维护方面,通过合理的游客流量控制,避免了展厅拥挤,保障了游客的参观质量和安全。休息区的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完善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赢得了游客的认可。博物馆全年共接待观众19000余人,实现了全年零投诉目标。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文物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宜川县博物馆被授予“陕西省第一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延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弘扬延安精神宣传示范基地”、“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博物馆作为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丰富了广大市民和未成年人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宣传了我县优秀的历史文化,提升了公众的教育参与度。丰富了我县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三、存在问题1、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运营艰难;文物保护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业务工作无法开展,文保员补助无法保障。2、编制不足,工作人员少,研究、调查、安全等方面业务不能全面开展。现编制10名,实有7人,人员短缺,只能聘用临聘人员7人,无法满足工作需求。3、资产损益情况数值超出开办资金的20%需要申请变更。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上报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确保招聘计划及时、准确的提交,为充实单位人才队伍奠定基础。2、积极争取博物馆提升布展资金,为后续布展工作开展筑牢根基,确保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呈现在公众面前,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体验。3、做好石堡寨、寿峰寺保护设计方案完善及评审。4、积极争取八办安防项目资金,与上级部门、相关机构沟通协调,力求资金早日到位,为守护珍贵历史遗迹贡献力量。5、2024年年度报告提交完成后,及时申请变更开办资金情况数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1月被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授予理事单位;2023年12月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