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蒲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汉阴县蒲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6 16:27
单位名称 汉阴县蒲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乡村振兴工作;负责农业、林业、畜牧等产业发展服务工作。
住所 汉阴县蒲溪镇集镇67号
法定代表人 黄明刚
开办资金 2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蒲溪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3.53万元 233.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蒲溪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一是入户排查工作扎实有序。组织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业务部署会暨培训会2次,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全镇共排查8470户,排查问题25个,目前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监测对象识别全面精准。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农户防止返贫政策宣传。用好农户申报、干部排查、部门预警等措施和手段,畅通识别纳入渠道。全镇累计识别认定监测对象161户432人,其中2024年度新识别7户24人。三是风险消除措施有力有效。通过上下联动、逐级核查,针对性落实941条帮扶措施,实效性管控和有效性解除风险。目前已消除风险121户328人,风险消除率达75.9%。(二)两不愁三保障安全持续巩固。通过“送教上门”、随班就读等方式,确保“零辍学”。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3676人,其中,监测户、脱贫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395人,一般农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3281人。落实补贴政策,2024年全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补助已发放到位。农村危房改造10户计划,已全部竣工。先后建设、改造农村饮水工程49处。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实现就业1984名,开发公益岗位233个。落实雨露计划105人31.8万元;兑现交通补贴1143人54.51万元。(三)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通过组建三个攻坚小组,彻底整治316国道、河滨路和蒲田路沿线农户“三堆六乱”、残垣断壁及环境卫生等突出问题。聚焦县级交办问题整改销号、自查摸排156处问题,一对一整治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截止目前,户用卫生厕所改造50户,污水治理3800米,拆除残垣断壁52户5285平方米,清理三堆六乱757处,拆除违建36户2536平方米,旧房改造37户3780平方米,新增绿化1395平方米。(四)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农业技术全面推广,开展油菜“一喷三防”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大豆玉米复合套种及纯大豆扩种;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促进产业建设稳步发展;2024年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盘龙村达到108万元;坚持产业帮扶精准施策,针对所有脱贫户及三类户,制定产业帮扶计划;按照《汉阴县农业(富硒)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精神,鼓励经营主体规模发展三大主导产业,鼓励监测户足量发展产业,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坚持突出重点,加大对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惠农政策落实落地,全面开展了2024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林业保险试点工作,帮助广大农户化解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畜牧产业建设稳步提升。强化畜禽疫病风险防控。完成了春季动物防疫和养殖户信息备案工作,对畜禽“一瘟、二疫、六病”和小反刍兽疫病实行了强制免疫,完善规模养殖场向全年常规化免疫转变。严格监管集镇畜禽产品市场,加强饲料、兽药监督管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辖区内养殖场(大户)重大动物疫情进行监测,按时按要求向上级机构疫情报告。按要求足量储备了防控物资,做好集镇市场动物制品监管和产地检疫工作。截止目前,全镇生猪存栏11288头,出栏11727头,能繁母猪存栏1186头;牛存栏1506头,出栏288头;羊存栏1378只,出栏985只;家禽存栏6.4万只,出栏3.06万只。多措并举抓好林业工作。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24小时无脱岗、漏岗现象;成立了镇应急扑火队,对扑火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建立健全野外用火登记备案、审批用火规章制度,落实重点人群、重点地段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了“林长制”体系。防火戒严期内在重点地段设立流动执勤点,对进入林区的火源进行查处和收缴。二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及林业有害生物及病虫害防治。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培训,提高护林员巡山护林业务水平。加强枯死松树除治工作,摸底统计辖区内枯死松树,配合县级专业除治队除治;加强松材线虫病危害及防治知识宣传,全面清理销毁群众房前屋后柴垛中的松木。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开展“清风行动”,对辖区内快递公司(代收点)、饭店、农家乐、集镇农贸市场进行清查、政策宣传,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七)资金项目使用质效显著。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及时化解汉仓公司建设期与蒲溪村村民的纠纷,做好项目外围保障工作。截止目前,前期建设已基本完成,即将投产运营;协助蒲溪村解决伟高玩具厂排污问题,推动安康伟高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仿真毛绒玩具厂正式投产,成为全市首个由租转购的重资产投资毛绒玩具总部型企业;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和天然气调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下达我镇的衔接资金项目共7个,资金610万元,12月底全面完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镇实施稻油一体全程机械化作业6000亩,秸秆粉碎还田6000亩,亩节本增效350元以上;发展优质订单水稻5000亩、订单甜玉米2700亩;推进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含产业园套种玉米大豆)2500亩,纯大豆种植(含产业园套种大豆)1500亩;对全镇发展的3500亩桑园(含改造的2000亩老桑园)、1200亩猕猴桃、1500亩红桃、200亩设施大棚、500亩中药材技术指导到位;2024年成功创建县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个,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全镇10家经营主体享受产业奖补资金54.4万元;65户监测户产业奖补兑现资金6.4085万元;选聘致富带头人36名,实现产业技术培训全覆盖;建成镇村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月河两岸及田禾沟两岸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镇共完成水稻9000亩、玉米5000亩、油菜9000亩、马铃薯2500亩、林地46000亩、育肥猪213头、仔猪222头、能繁母猪22头政策性保险投保工作,帮助广大农户化解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二是农民发展农业种养殖积极性不高,种养殖产业规模小。三是农村从事种养殖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接受农业新技术水平低,新技术推广难度增加。(二)改进措施:一是抓好业务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业务技能。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将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发展种养殖产业。三是加强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和乡土人才发掘。建立高素质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库,加大培训力度,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抓常态监测和针对帮扶防返贫。围绕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核心指标进行监测,结合“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入户开展排查走访,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系统加强监测帮扶,实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进出有序、动态清零”的工作目标。(二)抓“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固成果。严格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主管责任,全力推进各项帮扶政策长效落地落实。一是强化“七长责任制”,精准落实教育帮扶政策,盯紧控辍保学,严防离校劝学,确保重点人群监测销号。二是落实好健康帮扶长效机制,落实好“三重保障”,严防慢病签约服务间断落空。三是常态化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四是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运营长效机制。五是强化问题整改,力促巩固衔接质效提升。(三)抓产业和尽量就业促增收。一是加强产业帮扶推动经营性收入增长。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按照“四个一批”原则,分类施策,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好“国企带镇村”模式,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多元化提高群众生产经营收入。发挥好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帮扶作用,推进技术服务、人才培育、技能培训等措施落地。二是加强就业帮扶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长。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社区工厂、乡村公益岗、以工代赈、帮扶车间等帮扶作用,提升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确保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规模不低于上年度。(四)抓“千万工程”和协同发展。一是以“千万工程”为抓手,强化联村督导,有序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二是“国企带镇村”驱动协调发展。强化衔接资金项目支持、扶贫资产委托管用,加强“国企带镇村”指导、支持,充分发挥国企资金、人才、资产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势,实现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互利共赢,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