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汉阴县妇幼保健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助产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相关社会服务及人员培训;妇幼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与管理、健康筛查、人员培训等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阴县城关镇泰和路 | |
法定代表人 | 连荣涛 | |
开办资金 | 61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47.29万元 | 5723.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固本强基,夯基筑底,守牢母婴安全底线。一是强化基层管理考核体系,提升三级网络。进一步完善妇幼健康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妇幼专干轮训制度,规范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妇幼健康工作培训会,每季度进行问题点评;按妇幼项目考核与资金拨付机制,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兑付项目工作经费。二是强化高危人群管理,保障母婴安全。全面加强高危孕产妇、高危儿、体弱儿的筛查、服务管理和临床救治工作,按照五色管理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和风险预判,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不断推进关口前移。进一步规范艾、梅、乙检测工作,加强管理和随访,阻断母婴传播。三是强化以赛促学以练促干,筑牢基层网底。与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卫健局联合成功举办全县“弘扬工匠精神建设锦绣汉阴”基层妇幼健康技能大比武活动,12家镇卫生院及80余名村医参加活动。院内按照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对紧急救治的各个环节进行演练,全年共开展孕产妇急救演练11次,新生儿窒息复苏演练6次。四是强化妇幼项目政策落实,项目高效运行。“两癌筛查”专家团队奔赴全县各镇村、社区、学校、工厂等开展巡回筛查活动45次;优化“互联网+妇幼健康”管理模式,全县叶酸、儿童营养包项目实现重大项目“云端细节管理”;持续通过“妇幼天使云平台”加强孕产妇、0-6岁儿童两个系统规范化管理,规范完善三级网络运转模式。五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提升保健水平。与县妇联、县卫健局、县疾控中心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继续实施“女童关爱”项目,顺利完成第一期9-14岁女童2剂次和第二期800名年满9周岁女童第一剂次HPV疫苗接种工作。联合县妇联开展“女神们的健康我们一起守护”健康知识讲座、“三秦母亲健康行动进乡村、进企业”妇女病健康普查、“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义诊宣传等系列活动。联合县总工会成立了“汉阴县女职工健康服务中心”,为全县女职工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专业化医疗服务。(二)提高站位,深化医改,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一是借助医改东风,加快医院业务转型升级步伐。按照国家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和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理念,结合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思路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不同功能定位,从全县角度加快推进与县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业务及资源整合,逐步实现人、财、物“一盘棋”管理模式。我院与城关镇卫生院业务融合进展顺利,目前城关镇卫生院办公场地正在改造升级中。二是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3月,我院聘请皮肤科专家米海龙教授来院坐诊;8月,成为“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会员单位;11月,成为“陕西阴道镜专科联盟”“陕西广仁妇产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生殖医学学科正式建立;产科继续开展特色胎教、产前产后瑜伽、一对一导乐分娩等特色服务,协同母婴康养、康美中心实现孕产妇孕检、生产、保健、康复“一条龙”服务。妇科在全县率先开展辅助生殖医学业务,开展超声聚焦治疗宫颈外阴疾病和乳腺粗针穿刺活检新技术100例,继续拓展中医妇科、乳腺宫颈专科、更年期门诊等特色业务。儿保科发挥汉阴县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优势,积极开展肢体、语音、智力等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治疗,筹建残疾儿童康复病区。儿科不断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同时大力开展中医贴敷、小儿推拿、小儿捏脊等绿色中医适宜技术。新生儿科加快推进“市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内涵建设,开展早产儿音乐疗法,拟开展新生儿picc穿刺、新生儿腰椎穿刺等新技术。内科一体化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病治疗与康复业务、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家医签约服务;并成功打造县域内首家无陪护病区。眼科在原有视力筛查、干预和常见眼科疾病诊治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疑难眼病诊疗领域新突破。三是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强化引进人才保障。全年招聘专业技术类本科生9人,引进成熟型人才3人,30人按政策纳入编制备案制管理,先后选派31名技术骨干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院级培训共68次,对19名新进员工开展了岗前培训。按照《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对引进的成熟型人才按类别落实奖励资金。协调办理了6套公租房。四是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开展“推广使用普通话”“服务之星”评选活动,持续推行“午间门诊”“周末门诊”“便民门诊”,在人流高峰时段增开检验、检查、取药窗口或增加工作人员,组建“行政后勤志愿服务队”轮流到门诊楼开展导诊、咨询等服务。在门诊大厅提供“免费中药茶饮”,设立院领导接待室。持续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线上缴费、叫号信息系统,实现“提前3天预约挂号”“挂1次号管三天”服务。上线电子票据系统,安装了自助票据查询打印装置,为群众就诊提供便利。五是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优化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继续实行缺陷扣分,强化督导考核。全年开展医疗质量主题月活动12次,医疗制度及法律法规培训4次,院前急救演练4次,“三基三严”培训考核12次,覆盖率、合格率均100%。(三)统筹兼顾,强化服务,加强公共服务管理。一是建章立制,强化村医管理力度。按照《2024年城区镇村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工资分配办法》《2024年城区镇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方案》,不断加大村卫生室管理力度,优化村级绩效考核,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将优秀村医纳入编制备案管理。二是强化培训,严格考核提升服务质量。严格按要求对村级卫生室执行基本公卫月考核和基本药物、医保管理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工资待遇和公卫经费发放上,严格执行月例会培训制度。三是关口前移,推进城区家庭医生签约。牵头全县医疗机构开展好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家庭医生团队深入各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家医签约活动。共签约15所机关事业单位及学校,签约覆盖人群899人,辖区内签约群众31562人。四是规范服务,落实居民健康管理。全年共新建电子居民健康档案5684份,累计电子档案数38980人,建档率91%;血压控制率71.99%;血糖控制率61.69%。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攻坚克难,促进医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医院内涵质量全面提升。我院把“二甲”复审工作作为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内部管理的有力抓手,于2024年3月顺利通过“二甲”复审现场评审,并于5月20日正式命名授牌。医院于5月再次取得全市妇幼机构绩效考核排名第一的佳绩。二是母婴康养中心顺利投用,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投资490余万元建设的母婴康养中心于5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县域内首家集专业产后护理、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早教、育婴指导等服务于一体的母婴专属高品质“医、养”结合保健型母婴健康管理机构,让产前、产后服务无缝衔接,为全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式的优质服务。(二)夯实责任,推进妇幼健康工作稳步提升。2024年,全县产妇1494人,活产数1515人,早孕建册率99.2%,产后访视率98.3%,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均为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7.5%;新生儿访视率98.9%;高危儿、体弱儿管理率均为100%;全年发放营养包25711盒,发放率96.9%;为全县277和723对夫妇分别开展婚检和孕检;全县《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1378份。全年门急诊诊疗服务10.59万人次,出院病人4821人次,门诊手术1402例,住院手术1128例,住院分娩891人次;县域医疗机构分娩量占比63%;平均床位使用率85%;危急重病人抢救成功率100%;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零。各类医保患者住院总人数4185人次,住院总费用995.78万元,医保基金支付总金额500.75万元。(三)为民服务,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和获得感。继续推行“十五项”便民惠民措施,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截止12月底共办理“先住院后结算”7273人次,免费接送孕产妇830余名,免收床位费143人次,免收停车费用7500余辆次,上门催乳访视29人次,复印邮寄病历资料24份,74187名患者享受“1元挂号”服务,7个科室利用周末接诊患者11032人次,接种疫苗6339人次共7631针次,出具检验结果互认报告20004份,线上支付5760人次,开展“院领导接待日”活动7次。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妇幼保健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县妇幼项目管理和基本公卫工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职工工资待遇与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2.妇幼保健发展核心竞争力不足。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仍面临缺乏学科带头人、年轻人才等实际困难。3.妇幼保健发展动力不足。医院面临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业务发展遇到瓶颈期的双重挑战。(二)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主动向政府汇报请示,解决财政投入问题,努力打造区域内集妇幼保健、医疗、康复等为一体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2.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制定人才招聘、培养及待遇等优惠政策,引进并留住人才。3.加快业务转型升级。医院积极迎接挑战,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想方设法拓展保健业务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5年,我院将持续坚持党建领航,一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医院业务发展;二是持续巩固二甲成果,提升医院内涵质量;三是内外软硬齐头并进,推动医院服务供给;四是夯实妇幼三级网络,推动基层管理,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全县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锦绣汉阴做出更大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12月9日至2025年12月08日登记号:M6109215111010000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07月01日至2037年06月30日登记号:43618021761092111G10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我院先后荣获市级“护理工作表现突出集体”“预防接种市级示范门诊”“工人先锋号”“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第一名”和县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诉讼投诉:本年度无诉讼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