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澄城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服务。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经常性工作,建立集体资源资产流转交易平台,指导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培育指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负责各类基金会的清欠、兑付,做好农经法规政策宣传与培训。 | |
住所 | 澄城县东九路农技中心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英 | |
开办资金 | 57.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07万元 | -8.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澄城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一是按照《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和省市部署安排,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工作。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培训宣传,明确细化任务,坚持分类施策,严格风险管控,整体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方案制定,信息核查公示等工作正在开展。二是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运行,指导规范村级完成闲置宅基地流转交易工作。制定《澄城县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以上土地经营权审批办事指南》,加强对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租赁农地全程监管。三是指导镇村规范调解土地纠纷5起,积极在镇村推广制式调解示范文本,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最大程度减少因土地纠纷引发的信访事件。(二)积极培育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规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19个、家庭农场1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9个。建设县镇两级共40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通过项目实施,创建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发展样板,推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小麦、玉米为主,围绕樱桃、药材、生猪、苹果等多种产业,评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1个,县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8个。同时结合实际推荐上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3个,市级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个。三是按照“管理规范、产业突出、效益显著”的标准,遴选出澄城县胖子家庭农场、澄城县甜美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澄城县合心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荐为省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三)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全县1640个清查单位全部完成2023年度资产清查。共计清查集体资产31.1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44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2.71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09.65万亩,其中农用地96.9万亩、建设用地11万亩、未利用地1.75万亩。二是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平台财务管理系统会计数据初始化,建立资产卡片2898个,当年凭证录入2074条,完成银农直联线上支付业务4笔。三是印发《澄城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澄城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村财镇管”,规范我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行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堵住集体资产收益流失漏洞。(四)扎实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逐镇(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五)基金会清欠与兑付工作。全年共接待股民来电、来访数30人次,通过耐心的解释,化解了股民的不满情绪,全年没有发生1起因股民资金兑付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同时解决了部分困难户的股民股金兑付问题,涉及资金2万余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建设县镇两级共40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推广使用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和开展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提高家庭农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家庭农场的发展动力。目前累计注册使用随手记的家庭农场达300多个,居全市前列。二是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全面摸清家底,防止资产流失,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新的动力。三是全面开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专项行动。全县共清收集体经济合同8172份,涉及资金1.83亿元,合同新增价款94.94万元,整改合同8165份,终止合同1479份,共收回土地3578.7亩,收回资产金额95.73万元,追缴合同欠款140.8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35.82万元。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由于我站人员结构断层,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影响了工作开展。2.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普遍存在合作意识弱,服务意识差等问题。3.信访案件查处慢。信访案件较多,单位人员力量有限,处理起来较慢。(二)改进措施:1.充实新生力量,注入新鲜血液,补足短板。2.争取专项资金,落实配套措施,激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周边农户,采取土地、产业扶持等要素入股,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益。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收到查处案件要及时解决,建立案件查处长效机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加快完成延包试点收尾工作,常态化开展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工作,提升农村土地仲裁能力建设,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二是持续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开展2024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全面摸清集体经济组织家底,杜绝集体资产流失。完成“陕农经”信息监管平台一期,二期功能,实现财务管理、合同管理,银农直联、股权管理、成员信息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全覆盖,推动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三是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行动,全年规范提升经营主体10家。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