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动物疾病防疫站(澄城县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动物疫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报告,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动物防疫的管理、疾病监测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预警、预报;畜产品安全检测采样及动物疫病预防技术指导。 | |
住所 | 澄城县东一路五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红星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万元 | 1.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动物疾病防疫站(澄城县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是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完善常态化防控制度,保障持续开展非洲猪瘟排查,坚持每天按时将非洲猪瘟排查情况上报市级主管部门,自2018年至今持续7年不间断;二是印发了《防控非洲猪瘟告知书》5000多份,督促养猪场户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多次采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进行送验,均无阳性检出;三是筹集发放了大量消毒药品和器具,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两次“大清洗、大消毒”活动,有效净化了养殖环境,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四是积极组织石羊集团开展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创建,现已通过省级审核,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由被动防疫向主动消灭转变,使动物防疫工作跨上新台阶。目前全县全年累计排查养猪场户24轮次,共2.6万场次,968万头次,全年没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一是由基层兽医站与兽医社会化服务牵头人签订服务协议,由其组织有能力的人员成立防疫小组,逐村入户为散养户开展免疫服务,解决了散户无人免疫的难题。二是抓好“先打后补”工作,调动了规模养殖场开展强制免疫积极性。三是为实施兽医社会化服务采购发放了防护服、消毒剂、手套、口罩、注射器具等一批专用物资,保障免疫工作进展。四是印发了防疫通知,召开了两次防疫工作会,安排了全县季节性强制免疫工作。五是多次深入基层,指导兽医站和兽医社会化服务人员开展免疫注苗、挂标和建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了免疫密度。(三)动物疫病监测一是全年旬报月会商共上报各类报表12份,提出疫病防控预警方案12份,有力指导了养殖场户科学防范疫病。二是全年完成动物疫病监测样品检验12840份(含布病8630份),送市上检测360份,自检完成12480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4次,除布病外没有发现其他重大动物疫情。三是8月份家畜炭疽防控对全县牛、羊和马类等进行了一次全面入户健康排查,印发了《告全县牛羊养殖场户的一封信》3000份,指导群众科学防控炭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四是按要求每周将疫情信息准确及时上传国家动物疫情信息网及相关数据库,今年共上报疫情信息108条。五是组织在尧头镇、王庄镇对犬只黑热病进行采样监测4次,检测犬只37只,检出感染犬9只,全部无害化处理,消除了病源。(四)人畜共患病预防工作1.布病防控,先后排查病人8人,排查养羊户32户,采样检测540份,8月采集检测羊只样品8090份。两次共检出布病羊16只,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2.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动物防疫医疗废弃物收集试点,制定了收集方案,为全县各狂犬病免疫点(基层兽医站)配备了收集设备,建立了收集台账,与第三方专业收集公司签订了收集协议,初步建立起动物防疫医疗废弃物收集体系。组织做好了狂犬病、H7N9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在全县开展了狂犬病的防控宣传,组织基层兽医站开展了狂犬病免疫,共免疫犬4365只。3.组织发放了一批炭疽疫苗,指导重点区域群众免疫预防10000头只牛羊,有效消除了疫病隐患。(五)动物防疫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全年共开展防疫技术培训24场,涉及9个镇24个村,培训人员1030人次;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有需求的养殖场户进行动物防疫技术指导,对易感人群开展人蓄共患病防控宣传,全年为群众办实事270件,涉及10个镇办110个村,受到了养殖场户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确保了全县全年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保障了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保证了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开展布病、狂犬病、炭疽病等人畜共患疫病防控,有效降低了全县布病发病人数,防范了狂犬病和炭疽病发生,保护了全县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今年全县春秋两季累计共强制免疫猪80.3万头次、牛1.2万头次、羊20.9万只次、家禽288.4万羽次、犬4365只,经免疫效果抗体实验室检测,所有免疫项目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检查后通报我县防疫工作位居全市第三名,全年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动物防疫体系薄弱,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2.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不足,畜牧兽医卫生津贴没有落实,影响到工作进展,各种正常防疫活动难以开展。3.防疫站管理能力不足,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疫病防控难以到位,疫病发生风险很大。(二)改进措施:1.加强县镇村三级防疫体系建设,充实县级技术力量,保障基层防疫队伍稳定,继续落实特聘防疫员计划。2.通过上级拨付和县经财政列支等措施保障防疫经费,并落实防疫人员卫生津贴。3.加强防疫站管理能力建设,充实人员物资经费,保障做好人畜共患疫病防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抓好非洲猪瘟排查和防控工作,全年排查12轮以上。二是做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始终≧70%。三是做好“旬报月会商”、“疫情网报”、“动物标识及动物追溯系统”等信息的报送,报送准确率达≧95%。四是常年开展动物疫病防控业务指导,技术培训12场次。五是做好布病、狂犬病、H7N9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监测,抗体监测≧10000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