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6 14:56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修研究渭南市华州区方志及地情资料;指导专业志、部门志、重点乡镇志及村志的编纂工作。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子仪东路政务大楼内
法定代表人
殷小明
开办资金
77.0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8万元
55.8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区政府办公室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深入推进读志用志活动。积极开展志书“七进”活动,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建设“方志角”,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宣传,扩大地方志工作影响力。在少华山游客服务中心设立方志角少华山站,在子仪大街城市书房“渭南书苑”设立方志角城市书房站,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方志角政务服务中心站,与区妇联携手共建“方志驿站”,在位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家风馆”。与建成的“华州区方志馆”形成“一馆三角一驿站”新格局。2.扎实做好2024年年鉴编辑等工作。以区“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华州年鉴>(2024)编纂工作的通知》,将年鉴资料征集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办)及各部门,明确年鉴稿件征收任务清单和责任联系人。3.有序推进《渭南年鉴》华州部分资料报送工作。按照市地方志办公室安排,正在进行《渭南年鉴》华州部分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等工作,如期上报市地方志办公室,按时完成工作任务。4.宣传工作。在“爱华州”公众号发表《华州区志编纂中心荣获“2023年度全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信息。5.顺利完成各类资料报送工作。向市志办报送华州区村史馆建设情况、二轮志修志资料及成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打造公众读史用志、了解区情的直接窗口,充分利用“一馆三角一驿站”的新格局,收集整理华州和全市、全省以及全国各地地方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书籍500余本,丰富地方志资料和藏品。二是不断做好读志用志活动。持续开展志书“七进”活动,向杏林镇的渭南迦德诚鞋业有限公司捐赠志书、年鉴,扩大地方志文化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区志中心累计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景区等赠书单位和个人赠送《华县志》《华县志(1990—2005)》、《明华州志校注》、《清续华州志校注》《再续华州志校注》《三续华州志校注》、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校注》和华州年鉴、《话说华州》500余册,向广大读者提供读志用志服务上百余次。积极和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志办、榆林市子洲县志办、临渭区志办、韩城市志办进行年鉴、志书交流,互赠志书年鉴,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州、展现华州。三是积极举办华州区地方志工作成果展。制作展板、宣传彩页、横幅等,在区政务中心广场进行展示,展现华州区地方志工作者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职责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展示了华州区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发挥志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志书年鉴的交流范围还不够广,方式不够丰富,仅限于邮寄志书进行交流;三是撰稿人队伍不够稳定,大多数单位撰稿人流动性大,部分单位对地方志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四是年鉴经费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成为制约和阻碍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最严重的瓶颈。(二)改进措施:一是增加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平台和机会,建立省内、市内地方志各部门之间的观摩交流机制,以提高修志人员在社会历史、志鉴编纂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二是加强方志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地情资料室或方志馆,扩大方志的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深钻细研精编,扎实做好《华州年鉴(2024)》和《华州乡土志》旧志校注修改、校对,认真做好《华州年鉴(2024)》资料收集、编辑、修改、校对等工作,高质量出版《华州年鉴(2024)》、《华州乡土志》旧志校注。二是积极筹备三轮志书启动工作。参加《渭南市志》(2003-2025)编纂业务培训会。目前,正在积极组建三轮志编纂委员会编辑部成员、专家。三是继续做好志鉴“七进”活动,联系相关单位建设“方志角”,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宣传,扩大地方志工作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