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科研 |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武安邦 | |
开办资金 | 33.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8万元 | 2.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西安市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要求,推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计划(2023—2025年)落实,对标全年目标任务,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履行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职能,扎实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水资源支撑和生态修复保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业务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气象+新质生产力,人影工作凸显实物工作量,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常态化人工增雨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年共组织开展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19次,发射增雨火箭弹192枚,燃烧碘化银烟条1741根;省人影飞机在西安及周边区域作业18架次,累计飞行作业时长63小时02分,播撒碘化银烟条543根、暖云焰条79,焰弹1014枚。有效增加降水量,在治污减霾、城市水资源保障、抗旱减灾、秦岭生态涵养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5月25日成功组织实施黑河金盆水库(流域)精准立体人工增雨作业,金盆水库蓄水量较降雨前约增加800万~1000万吨;9月28日—29日成功组织实施秦岭北麓区域精准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全市增加有效降水约1.14亿~1.52亿吨,水库增量近600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有效缓解前期旱情,并为今冬明春城全市供水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工增雨降尘减霾试验成功,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项目正式启动。3月16日—18日、4月1日—2日开展试验性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工作,特别是针对沙尘天气或细颗粒物污染严重时段,组织开展多轮次人工增雨降尘减霾作业,取得明显成效。市委方红卫书记、市政府叶牛平市长书面批示表扬,张涌副市长专程赴市气象局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相关工作。(二)强化责任,抓好日常人影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人影风险预警与安全管理风险识别。通过识别潜在的作业风险,如极端天气条件、设备故障等,提醒作业人员择机开展人影作业,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组织各区县与中天火箭公司完成人影弹药代储协议签订;对接省局人影办为全市人影作业点统一购买公众责任险。与各区县气象局签订人影安全责任书,夯实安全责任;组织各区县开展人影安全生产检查自查4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强化整改;联合省局人影办、市局业务处等对各区县人影安全抽查检查15次。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预测性维护。完成全市所有作业点安全射界系统相关信息补充及安全射界图年度审核;组织完成全市火箭架年检,烟炉巡检。配合市局起草并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安全问题整改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对查处的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市级建立健全各类制度7项,大力提升作业站点安全防控能力、作业装备弹药安全监管能力和作业队伍安全操作能力。(三)全力以赴,确保人影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西安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为西安市政府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地面作业装备升级改造、作业探测保障系统、智能化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数字化安全监控与防御系统建设等。市人影中心积极对接市发改委,上报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经多次评审、修改、论证后得到批复;紧接着对接市财政局,进行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目前项目经费已到位,计划在2024年12月中旬完成对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开标后即可签订合同开展项目实施,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四)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西安首部人影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全员科技素养和技术水平。4月25日—29日举办人工影响天气岗位培训班,对全市人影业务人员共计17人进行了技能培训,人影队伍整体素质、科学作业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起草的地方标准《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安全管理规范》(DB6101T3195—2024)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是西安首部针对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为我市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提供了全面的操作指南,已应用于全市人影安全生产工作。积极组织人影业务骨干参加全省第一届人工影响天气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优秀组织奖。(五)加强科技创新,深化气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提升业务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人影作业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全市人影作业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一是通过现场教学或电话方式对全市所有人影作业点和弹药库房进行人影物联网操作指导,使基层作业人员对物联网使用流程进一步熟悉和固化。目前我市物联网覆盖率达100%,信息采集率99.5%,均达到目标考核指标要求。二是积极释用上级业务指导产品,融合多源气象数据(如雷达、卫星、地面观测站数据等),探索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为后续作业提供反馈和改进依据。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今年以来组织实施的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增加了降水量,在水库蓄水、治污减霾、森林防火、抗旱减灾、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存在问题一是作业装备自动化率不高,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二是科研能力薄弱,科技支撑不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聚焦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由分散、粗放、相对独立发展向集约化、研究型、安全性、融入式转型发展,提高以智慧人影为主要特征的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西安人影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好西安市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作业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全面提升西安人影业务技术水平。三是需求牵引,精细服务,聚焦政府决策、部门需求和公众期盼,科学合理开展常态化空地立体人影作业,助力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综合考评结果为达标2.受奖惩情况:被西安市气象局授予气象业务服务先进集体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