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桥梁小学

渭南市临渭区桥梁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06 11:01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桥梁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西潼路63号
法定代表人 陈林
开办资金 47.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82万元 44.98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桥梁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桥梁小学在临渭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坚持以“以人为本,教师、学生、学校三维主体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常态疫情、传染病防控,丰富交通、消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落实校园安全管理“4个100%”,营造安全稳定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2.做好安全常态化管理。制定学生一日安全规范,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定期开展“三小”矛盾和管制刀具排查,组织食物中毒演练、防震疏散演练,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周沟通”机制,做到预警预先,防患于未然。3.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水平,扎实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充分发挥小班额特点,构建“小班精细化”教学,借助实验小学共同体的先进教学理念和优良师资,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优化课堂模式,发挥课堂主阵地,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作业设计能力水平,增强课后服务意识,巩固提升“双减”水平。5.以课堂改革和作业管理为契入点,因地制宜,坚持“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小规模优势,优化课堂结构,缩减教师讲解时间,以引导、点拨、管理、组织为主,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加大学生训练力度,在练中学,在学中悟。作业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及时订正,耐心辅导。加大体育运动,开展课外活动,创设发展平台,发挥学生特长,坚持五育并举,实现多元评价,努力提高学校双减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小班教学精细化。充分发挥小班额特点,精准做好学导式“四声”品质课堂教学模式,先后获得“品质课堂发展校”“品质课堂达标校”荣誉称号。2.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三八节”我和妈妈换岗位,真实体验妈妈的辛苦;植树节我为祖国栽种花木,还一片青山绿水;清明节缅怀先烈寄英魂,更加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十一”红歌颂祖国,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中秋节,制作中秋节手抄报,了解传统文化;春节习俗活动开展,让孩子们了解我国非遗文化,充分熟悉春节各种习俗……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华博大精髓根植于心。3.学校活动全员化。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人人都参与,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类活动中有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幸福与快乐,特别是春秋运动会、两次大型跳绳比赛,学生积极性高,持之以恒训练,极大的激发学生运动强身的兴趣和目的。4.劳动实践快乐化。利用校园里的土地,种上不同的植物,让孩子参与种植成长的过程与快乐。三、目前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学校教师年龄偏大,近年来无年轻教师加入,师资弱,教师专业发展缓慢,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习惯养成较差,学校各类活动开展较少。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搭建有效学习平台,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2.全面落实国家课程,重点关注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课程的落实,探索实施学科融合,实施全学科阅读。3.努力发挥教师的潜能,定期开展各类学科活动,为学生搭建各类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德育体系;实施七彩阳光评价,构建多元化育人评价机制,培养“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的桥小学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引领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修养,实行全员导师制,实现学科育人,激活教师工作内驱力,打造“师德高尚、心态阳光、业务精湛、气质高雅”的桥小教师团队。2.系统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从品质课堂建设、有效作业管理和做好课后服务三方面入手,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3.持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升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整体能力。4.组建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多家长和学生的信赖和期盼,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5.筑牢“安全第一,预防为先”安全管理理念;落实交通、消防、防溺水、食品、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师生树立“做自己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培养一定安全应对技能;构建安全文明的校园周边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