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职业农民培育中心

岐山县职业农民培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6 10:42
单位名称 岐山县职业农民培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高农业机械管理、使用、操作,维护技术水平。各种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技术培训。
住所 岐山县岐青路11号
法定代表人 张帆
开办资金 46.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24万元 50万元
网上名称 岐山县职业农民培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精准施策,系统展开教学培训聚焦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成功在全县打造100名学用贯通面食工匠和特色果业工匠。一是潜心创新“农文旅+思政”融合教学。结合县情和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讲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周礼文化、做大一碗面经济、农民合作社的规范经营与高质量发展、电商销售等思政课,内容全面,课程丰富,集中7天全面完成理论教学目标和任务56学时。贯穿红色教育,组织参观刘家塬召亭“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六盘山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操。二是处心创设田间技能教学。结合农时、农事、农艺,创新教学方式,打破以往先理论再实践后回访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融合教学,设立田间课堂,组织面食工匠班在县内及市内周边县区观摩玉米“5335”和小麦“3335”种植模式,“土专家”们带领农民到田间地头,指导学员辨别病害及防控措施和让学员动手测算小麦、玉米亩株穗数,讲解玉米小麦施肥关键期、滴灌带水肥一体和有机小麦种植等新技术。组织果业工匠班现场示范新型灌溉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农民能真正掌握并运用到自家田地里,实现节水增效。三是精心拓展视野研学教学。先后组织面食工匠班在县内及市内凤翔、陈仓等县区参观,果业工匠班在省外四川苍溪、浦江、都江堰,省内周至、渭南市临渭等县区观摩研学,开阔视野;组织撰写收集心得体会500余份。四是用心狠抓线上补充教学。指导学员完成《云上智农》APP公共基础课以及适合我县产业发展的课程,参学率100%,共计60学时,现场演示活动教学。学员对教学授课网评率达100%,好评率达100%。(二)强化培训阵地建设,提升培训实效一是开展冬春农民大培训。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中央农广校以夯基础、稳产能、树新风、增活力为主题的冬春农民线上大培训,培训人数150人以上。邀请专家到安乐村、种粮大户谢晓红麦田,针对猕猴桃、小麦春季管理技术与病虫害知识,220余户参加,发放宣传材料500份。二是开展再培训再提升。持续支持对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培育,精准遴选高素质乡村能人参加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育项目。推荐纪博熙、庞淑萍等7人参加了中央和省级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培训。中心5月份组织中高级高素质农民60余人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参加以“学先进、强素质、促振兴”为主题的2024高素质农民产业能力提升班。组织2023年优秀学员赴甘肃宁夏观摩学习。三是巩固提升教学基地。陕西岐山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被中央农广校评为“第一批全国县级优秀农民田间学校”,枫林庄园专业合作社、御京粉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实训基地,智农家庭农场等14个获批县级实训基地,先后吸引崆峒等市县参观实训38批2250多人。四是强化农机手培训。举办春秋两季农机培训班3期,培训农机手140人,发放书籍资料500多份。五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岐山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长安村镇银行等金融单位,为高素质农民争取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针对今年异常天气,为农户提供各类培训信息140余条,转发预警防范信息和应对技术意见150余条。(三)协同推进,稳步实施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积极争取项目,首次承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任务,成效显著。遴选系统123名农业科技指导员,培育指导615户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农业科技指导员开展入户技术服务时间60个工作日。建立了10个粮食单产提升、无人机植保、猕猴桃高质高效农业等科技示范基地。遴选推介发布农业主推品种36个、农业主推技术30项。从土专家、田秀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能手中招募特聘农技员12名,开展一帮五技术指导,全年服务天数80天。90名农业科技指导员和3名特聘农民技术员参加了连续5天以上脱产业务培训。中国农技推广APP有效使用率达95%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开展对上宣介对优秀学员典型案例、培训工作动态通过信息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全年编发信息20余条,拍摄专题片高素质农民杜怀远的醋业传奇《传承与创新》和杨晓飞《耕耘希望田野助力粮丰民富》已报中央农广校。纪勃熙被评为宝鸡市高素质领军人才。肖倩被聘为宝鸡市产业专家顾问组成员。(二)强化平台推介组织4名高素质农民参加宝鸡市2024年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技能比赛,史彬荣获二等奖,高军超获优秀奖;中心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评为优秀组织奖。武军博同志荣获2024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二等奖。在全县农民丰收节,表彰了10名十佳高素质农民。(三)宣传农业信息乡村好主播队伍对安乐村樱桃、三家村甜玉米、脱家原村蟠桃等农产品进行了宣传,发布短视频24条,单条视频浏览量最高达7.9万,共计宣传农产品100万余斤,60亩甜玉米15万多斤仅用五天时间销售一空,销往宝鸡西安等地,得到了果农高度认可。发放《“千万工程”简明手册》等学习资料400余本,提高政策信息知晓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培训范围日益宽泛,教学机制方式有待提高。2.培训项目无经费,办公经费紧缺。3.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硬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提高。(二)改进措施1.积极参加省市县农技等部门组织的各项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创新教学机制方式。2.积极向省市县争取经费,增强师资力量。3.以租赁机具、培训场地,购买教具等多种方式增强基础设施。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创新培育方式,高质量完成2024-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二)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实训实践,不断提升高素质农民综合素养,打造岐山农业工匠。(三)强化政策和职农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惠农氛围,出彩岐山人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