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新建小学

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新建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06 10:33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新建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保王村
法定代表人 贾宏亮
开办资金 44.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81万元 40.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临渭区教体局和镇中心校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狠抓两支队伍,强化师德建设班子成员管理方面,学校通过交流会、观看网络名校管理等形式,加强各成员的业务培训;从创新教学环境、更新管理理念、提高业务素质等方面,要求班子成员从监督型向业务型转化,从业务型向专家型转化。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明确了岗位职责,严肃纪律作风,要求教师从师德师风、教学理念及专业发展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修订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加强了教师业务考核,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内部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细化校本研修,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目前在品质课堂建设方面,结合语数英科“生命课堂”逐步实践研究,制定了课堂评价维度和观察量表,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校每学期开展梯级式听评课活动:新任教师的“亮相课”“汇报课”,学科骨干的“公开课”,教学能手的“展示课”等。在听、评课活动中,学校教研室要求各教师做到课前“两磨”、课后“三评”研讨“一课一得”。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校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赶比超氛围,教研室制订了“青蓝结对帮扶研修方案”,明确了学期打造任务以及实施的具体办法,有力推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3、富德育载体,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利用少队课、主题班会和课堂等主要阵地,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传统节日、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逐步形成。广播站开辟了“知识园地”、“好人好事”和“音乐欣赏”等栏目。每周三选拔各班优秀曲目进行校级才艺展示,通过展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为了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组建了各班皮筋操特色团队(每班大课间必展示)、以及“围棋”“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11个小社团。开展丰富的留守儿童活动,每月进行一次留守儿童生日会和集体游戏活动,让其在校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形成“一班一品”,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学校日常工作非常重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校外劳动”“劳动实践基地”“研学实践”“家务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每学期结合传统节日或区局要求开展各类演讲、诵读比赛,开展“唱红歌庆国庆”“新队员入队仪式”、“校园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园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发展。4、强化各项措施,确保校园安全我校一年来,认真学习上级各项法规政策,落实各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严把安全防控关,学校未出现任何重、特大事故。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学校安全责任,确保责任到岗,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我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力度,认真宣传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开设安全教育课,由兼职教师讲述家庭生活、户外活动、交通、消防、社会生活等方面应注意的种种安全问题,面向全体师生开展紧急疏散、逃生自救等演练,加大对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5、夯实教学常规,推进质量提升继续把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戏,全力以赴,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狠抓教育教学常规,建立健全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常规管理办法。能够积极落实《渭南市临渭区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制定了《官底镇新建小学减负实施方案》和《官底镇新建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减负目标和保障措施,严格学生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了合理的学生作息时间,积极落实“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制定落实各项制度,形成各项管理的监督机制。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以来,学校办学取得明显的效益,特别是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学校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品质课堂建设取得实效,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全体教师努力下,本学年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扬帆”文化逐步成熟;形成“一班一品”,落实了“阳光体育大课间”,劳动教育形成特色。三、目前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信息化软件资源缺乏:优质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获取渠道有限,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不足,在线教育资源的利用也受到很大限制。整改措施:学校要加强与教育资源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上级部门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数字化资源。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建立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要加强学校的网络建设,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顺利获取在线教育资源。2、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处于瓶颈期,结合文化内涵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整改措施: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扬帆”文化的环境内涵。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综合考虑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因素,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解决“扬帆”文化在学生、教师中的评价问题,做好主题内涵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加强学校网络建设,确保网络稳定畅通。组织教师学习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和共享教学资源,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校内共享。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信息化2.0”的应用,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达到“班班通”模式下的教学。2、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主题班会、校内活动、社团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或安排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后兼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精心设计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