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发布时间: 2025-03-06 10:14
单位名称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教育门户网站维护;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小学影视教育。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魏郁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8万元 11.3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推广国省平台,普及数字应用。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两个平台的深度应用指导,实现国省“互联网+教育”平台应用全覆盖。全市2.82万名教师、6.14万名学生、1.98万名家长注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账号开展常态化应用。运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全市166所中小学校,与西安优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组织“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操作线上培训2场次,为300余所学校开通直播权限,全年上报377节课公开课在平台展示,其中16节课获优秀公开示范课、4个单位、15名个人被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表彰。2.搭建数字化平台,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持续强化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全年组织开展全市数字校园普及行动暨信息化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类培训24场次,参训教师15000人次。扎实组织教师数字素养与学科融合应用评比活动。在2024年全市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评选活动中,市级评选各类作品214件,103件作品获得市级表彰,推荐49件作品参加省级评选,17件作品获得省级表彰,获奖作品数较去年大幅提升;为“基础教育精品课”录制提供技术支持,指导59名教师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报精品课;组织开展2024年陕西省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在线投稿286篇,25篇获省级表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市级评选各类作品283件,158件获得市级表彰,推荐49件作品、52支科创实践队伍参加省级评选和比赛,23件作品、32支队伍、13名指导教师、4个单位分别获省级奖励;在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中,376名学生参加市级比赛,70名学生获市级表彰,17名学生参加省级比赛,9名学生获省级表彰;在中小学影视教育竞赛活动中,67部微电影、238篇影评参加市级评选,27部微电影、95篇影评获市级表彰,推荐15部微电影、90篇影评参加省级评选。配合做好第十一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收看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公开课、网络安全宣传视频短片、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542场,覆盖学校800余所,覆盖学生21万余人。3.适应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系统数据填报管理,落实“分级负责、逐级审核、及时更新”的原则,强化“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等各类信息化数据上报任务,确保数据精准无误。推进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按照省市数字校园创建标准,先后组织100余名项目负责人赴商洛中学、丹凤中学、丹凤县第三小学交流学习,汲取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的先进经验。2024年全市申报省级数字校园创建校102所,市电教馆对20所学校进行了市级验收,在省级验收前,安排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洛南县3所学校、镇安县2所学校,包县督校进行验收指导。配合数字校园建设加强省市课题研究,推荐6个市级优秀课题申报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组织2023年市级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研究课题评审,课题结题252个。4.严格考试程序,确保公平公正。组织实施2024年度全市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印发《关于调整商洛市“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分数与等级对应关系”的通知》,指导应考学校了解调适考试成绩与等级对应关系。协调各县区做好考试系统模拟测试,考试期间全市146所考点学校,实行“线上巡考+实地巡考”,保障全市29133名初中生公平顺利完成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合格率达到98.77%,较去年增长6个百分点。精心组织2024年度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面向社会组织普通话测试考试四次,参测人员3024人次,达标率97%。5.争取上级项目,全力推进实施。为全市130余所乡村小学申请落地省教育厅“数字支教”公益项目,每周面向4400余名乡村小学生开展阅读写作、科学实践、健康安全等公益课程。组织申报“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山阳县、镇安县参与项目实施已初见成效。争取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网创未来”创客教育项目,为丹凤县3所学校免费配备笔记本电脑及创客教育套件近百套。争取“蓝色梦想——中国移动多媒体教室”项目,为山阳县3所学校配备录播教室3间。6.加强阵地建设,做好媒体运维。落实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工作要求,规范化开展市教育局部门频道网站改造,完成栏目设置、数据迁移,确保市教育局网站按时上线运行。严格新媒体信息发布及日常运维流程,及时更新市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信息,局网站改版后更新信息50余条,“商洛教育”微信公众号关注订阅用户43871,全年发布信息237条。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第四十个教师节”全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展播,展播优秀教师典型案例视频26部。强化开学、招生等重要时段网站、新媒体网络安全巡查保障,修正29条错敏词,按时向省教育厅上报网络安全报告5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是发挥市级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库作用。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微电影制作和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研究课题等4项市级评选工作中,共抽调35名教育信息化专家参与,评选过程公平公正,专业程度高。二是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开展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2024年在扶智平台展示377节课,16节课获省级优秀公开示范课。三是首次举办两项专题培训。组织全市中小学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和小学生趣味编程项目指导教师专题培训,学生作品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微电影作品有27部、趣味编程有70人获市级奖励,趣味编程有9人获省级奖励。四是多项活动受省级表彰。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推广工作中,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被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表彰为先进集体。在2024年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中,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被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三、存在问题一是学校校长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不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任教师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县区年度考核中占比较小。三是市县校各级经费紧张,影响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投入、专业化人才配置方面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二是持续加强服务指导下沉频次,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指导。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强化培训。将教育管理人员、教师数字化培训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利用各类资源重点采取送培到县形式,举办管理人员领导力、教师应用能力主题式精准化培训,注重参与培训与推动工作落实相结合,强化培训绩效评估。2.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提升。落实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总体部署,利用商洛学院高校资源,加强专兼职指导教师培训,依托信息科技课程及课后服务社团活动,采取“普及+强化”模式,分层分级构建本地人工智能系统化课程体系。命名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常态化开展各类人工智能专项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促学。3.试点学校教育综合评价系统应用。推广省内外学校成熟教育综合评价应用案例,推进数字化支撑下的综合评价系统应用,以综合评价改革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综合评价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以学校应用为突破,选定培育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县,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并形成典型经验。4.总结“互联网+教育”经验创全省示范。巩固深化“互联网+教育”成效,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与“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深度融合,持续组织开展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依托省平台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资源应用课堂教学线上展示活动,引导教师通过平台开展“五项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升。落实《商洛市探索开展区域融合办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县区融合办学、区域教研帮扶机制实际,依托省平台常态化开展专递式帮扶活动,下大力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创全省典型示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推广工作中,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被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表彰为先进集体。在2024年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中,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被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